二、民国时期高校军训及其
管理
近代以来,国势积弱,一批批先进分子探寻救国之途,提出各式救国之方,其中以蔡锷等军事留学生从国民素质角度,提出的“军国民主义”救国思想,试图通过开展军事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进而发展国家军事,因其在某种程度上适合了当时国家之需要,因此在当时影响巨大,成为一股重要的救国思想。也正是在其影响下,清末颁布的新学制教育宗旨中,“尚武”即是其一。民国成立后蔡元培主持的临时教育部亦是将“军国民教育”当作民初的教育宗旨之一。可以看出,军事教育,作为一种救国强民的诉求,在当时已成为共识,时人认为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民众身体素质,摆脱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这也极大促进了近代军事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