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高校学生组织管理

第五章 民国时期高校学生组织管理

学生组织是由一定数量的学生,基于共同目标或信仰,通过制定共同章程、纲领及组织规范,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团体,它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扩大学生求知领域、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丰富学生学校生活、促进学生社会化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高校的学生组织,最早可追溯到1905年京师大学堂学生为抗议日俄在中国东北地区发动战争而成立的抗俄铁血会。此后,随着现代大学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组织也逐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构成了高校不可或缺的文化现象。民国时期,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各大学的学生组织风起云涌,非常活跃,各校学生组织或以共同学习为目标,或因相同兴趣、爱好而结合,抑或为服务社会而贡献力量,从而成为该时期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为大学增添了活力,亦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活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