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资料的存储和整理
及时把影音资料从记录设备中导出,可以避免影音资料丢失。通过影音资料的整理,能够加深对田野的认识和印象。能够发现田野调查报告撰写、民族志写作、民族志电影剪辑的切入角度。
首先,做好影音资料的导出、归类和存储。当天的影音资料当天导出。导出后进行归类,存储在不同的文件夹中,并给文件夹命名。文件夹名称至少应该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和主要内容,如“2020年5月7日南菱村王霞插秧”。之后给每个文件命名,操作步骤为:把文件夹中的文件全部选中,在第一个文件上点右键,选择重命名,输入“2020年5月7日南菱村王霞插秧”,按回车键,所有文件一次性完成重命名,文件名为“2020年5月7日南菱村王霞插秧(1)”“2020年5月7日南菱村王霞插秧(2)”“2020年5月7日南菱村王霞插秧(3)”等。不要单独给每个文件命名,一方面因为命名的工作量巨大,另一方面因为如此操作会打破影音记录时的时间先后顺序。尤其是活动影音的记录,如果打破了影音记录的原始时间顺序,将给后期剪辑造成巨大的困扰。在文件夹中,除了影音文件外,还应该建一个文档,对本文件夹中影音记录文件的目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做一个基本的描述。
如果在同一个场景里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影音记录设备,需要在文件夹名称中注明设备1、设备2、设备3等。标注影音记录者的姓名或代码,也是一种区分的方式。
文件夹和文件命名是必做的,未来的资料整理、后期剪辑等都以此为基础。不改变原始资料的名称,不挪动原始资料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复制文件和文件夹,所有的操作在复制的文件上展开。
除非影音资料有曝光严重过度的问题,有画面晃动到无法忍受的程度,有焦点不清的毛病,否则不要轻易删除任何一条影音资料。因为影音资料中包含的信息,以及信息所具有的价值,会因为记录者的主观要求和时间变迁而发生变化。
从影音档案安全的角度出发,影音资料不仅需要多重备份以防止存储设备的损坏,还需要多地备份以避免自然灾害造成的影音资料毁坏。
其次,要做好活动影音资料的深入整理。这里所说的深入整理,主要是指通过做场记单的方式,进一步熟悉影音资料,也就是熟悉每一个镜头。以下是例子。
×××地×××婚礼场记
拍摄时间:2021年7月25日;拍摄者:×××;影音记录设备:××××

镜头序号可以按照表格排序命名,也可以用已经命名好的文件的序号。
景别主要包括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这些内容将在“影和音组成的镜头”部分详细讲述。
播放时间,就是指一个镜头从头至尾播放完所需的时间。
拍摄角度包括三种,即平视、仰视、俯视。
主要内容,即一个镜头中包含的主要人物及其行为。
对白,是指镜头中人物所说的话语。
技术指标,主要标注曝光过度或不足、焦点不清楚、水平偏斜、剧烈晃动、噪声过大、音量过低等问题。
如果场记单的内容足够详细,剪辑者能够依据场记单来完成初步剪辑。
最后,声音资料的整理,需要根据声音的内容来决定。如果是自然界的音响,乐器演奏的声音,只需要完成文件和文件夹命名,使用文档对声音资料的录制时间、地点、人物、内容等基本信息进行描述就好。如果是民歌,则需要增加歌词记录的内容,记谱也可以添加进去。如果是访谈或口述历史,需要对访谈或口述的内容进行逐字整理。中途有人打岔造成停顿的地方需要标注;笑声部分需要标注;问话者的问题需要列出。在文字整理中,尽可能保留口述者的表述方式和习惯,不要做太多转化。如果转化成书面语,一方面会失掉方言的特色,一方面可能无法准确地表达原来的意义。在此用陆良话来举例,比如“那个玉麦粑粑揻开来黄窝窝(形容颜色金黄)的,那个水看上克绿阴杠瞎(墨绿色深不见底),叫你冒克绊那个渣吧垡子(挖田时翻起的大块泥土)你硬是不信,屁股桩子(屁股的意思)总坐疼掉,天上飘着濛淞雨(毛毛雨),下坡的时候小腿杆子(小腿)都整了弹三弦(指腿抖、发颤),嘚个小烂屎口袋(指作风不正的女性)”等,这样的言语表述方式,就应该保留在文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