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强调田野又重视实验

五、既强调田野又重视实验

田野调查,意味着记录者较长时间地住在影音记录地点,意味着必须在那里吃饭,与那里的人打交道,向那里的人学习语言,向那里的人学习与民族志电影主题相关的知识,有机会观察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有机会深入细致地观察当地人的节日和仪式活动,并参与其中。鉴于此,我们把实地影音记录开始之前的田野调查作为克服偶然性的一个途径。

借助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田野调查,不仅能够深度了解民族志电影的主题,还可以培养记录者实地影音记录过程中的预见性。比如,要呈现当地人种土豆,记录者可以先放下影音记录设备,跟随当地人的节奏,观察并参与到种土豆的过程当中。第二天开始记录时,记录者就知道需要土豆种,需要肥料,需要挖塘的锄头,挖塘之后的活计是点种,点种之后是放肥料,盖土。这些印入记录者脑子里的知识,能够帮助记录者预见到下一步即将出现的步骤和环节,这种预见将带动记录者的身体做出反应,避免拍摄时陷入忙乱的境地。同样地,如果需要记录一个即将举行、不可重复的仪式活动时,可以通过深度访谈的办法,了解仪式活动的具体步骤,参与的人物,举行的地点,使用的物品等。在仪式开始之前,实地考察活动的地点,认识使用物品的颜色性状,拜访主持和参与仪式活动的人物。记录者在综合这些信息和知识的基础上,培养预见。

强调实地影音记录之前的田野调查,不等于使用影和音组成的镜头去图解田野调查中获得的知识。为了避免记录者用影音媒介去图解田野调查结果,我们同时强调民族志电影实地影音记录的实验性。比如,在没有进行任何田野调查的前提下就开始影音记录。又比如,在没有和影音记录设备跟前的人建立融洽的关系之前就开始影音记录。再比如,仅仅借助“影”媒介来进行记录,或者仅仅借助“音”媒介来进行记录。提倡这样的影音记录实验,不仅仅是为了在形式上质疑没有深入的田野调查就不能开始影音记录的规训,也不仅仅是为了反抗没有和设备跟前的人建立起融洽关系就不能开始记录的教条,而是因为民族志电影实地影音记录的实践特征。试想,如果在没有田野、没有关系建立的情况下就开始记录,民族志电影的实地影音记录将成为一个发现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观者可以看到记录者和设备跟前的人之间的关系变化。尽管民族志电影实地影音记录的实验有着太多的可能性,但实验应该建立在理解民族志电影主题的基础之上,应该遵循非虚构的影音获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