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镜 头

二、镜 头

镜头,影音记录者和剪辑者借助影音表述的基本单位

在影音记录设备极度普及的今天,镜头成了一个老幼皆知的概念。拿起手机,调至录像或摄像模式,点击开始记录的图标,手机界面上显示录制的时间。试图结束记录时,点击停止记录的图标,如此得来的这个由影和音组成的片段,就是一个镜头。

如今,使用智能手机记录活动影音,大概不会再有人去想影音的制式问题。在我初次接触民族志电影时,一定要知道影音有两种不同的制式,即NTSC和PAL。NTSC制式的影音,一秒钟有29.97帧;PAL制式的影音,一秒钟有25帧。不过,在剪辑软件里,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这些基本的参数。

后期剪辑时,我们必须重新加工这些镜头。或者原封不动、一秒一帧不减地使用这些镜头;或者把镜头中的某一部分删除,保留其他部分;或者把一个镜头分成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镜头。所以,实地影音记录时的镜头,并不等于最后在影片中呈现的镜头。所以,实地影音记录,是从生活现实中撷取片段使其成为镜头的过程。后期剪辑,是从已有的镜头中撷取片段成为新的镜头的过程。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镜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镜头内部主体的动作和声音是连续的,未被切断过的。也正是这个特征,让我们能够轻易地在一部影片中识别出不同的镜头。

为了保证镜头内部声音的连续性,决定什么时候开始记录、什么时候停止记录就很重要。不论在一头牛发出的叫声中间开始记录,还是在这头牛叫声的中途停止记录,都是未能保证声音连续性的记录,这样的镜头是无效镜头,无法用于后期剪辑。同样的道理,在一个人落座于凳子上的过程中任何一点开始或停止记录,获得的镜头也属于无效镜头。所以,在实地影音记录之前,应该花时间观察人物的行为动作,熟悉工艺的流程,了解仪式活动的过程,以培养自己的预见性。在实地影音记录过程中,也要时刻保持不断观察和细心聆听的习惯,以便记录到动作连续和声音连续,且意义表达完整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