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时间表达

六、时间表达

在一部民族志电影中,包含着三种类型的时间,即播放时间、故事时间和心理感受时间。播放时间,就是影片从头到尾播放完毕需要的时间,也即影片的片长。故事时间,也可称之为事件时间,是指影片中的事件在生活现实中持续的时间,或者是一个下午,或者是一天,也可能是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心理感受时间,指观者在观摩民族志电影的过程中,对影片时长的主观和模糊感受。观者的心理感受时间可能比影片的播放时间长,或者相反。

民族志电影后期剪辑中的时间表达,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表达模糊的时间段。用镜头中的景、人物穿着、人物行为、人物活动等信息,来表示事情发生的模糊时间段。比如,割水稻收苞谷预示着秋天,冰天雪地可能预示着冬天,穿着薄汗衫流着汗的人预示着夏天,太阳西斜预示着傍晚,皓月当空预示着夜晚等。

第二,表达精准的时间点。这种类型的时间表达,通常借助文字字幕来实现。比如,2010年8月5日,2021年8月7日,立秋;2021年9月7日上午10:00。把这些时间信息做成字幕,添加到相应的画面上,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点。当然,用挂在墙壁上的钟,放在床头的闹钟,或者戴在手腕上的手表,以及手机来表达精准的时间,也是可能的途径。

第三,表现时间的流逝。为了增进对时间流逝的理解,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影片中,上一个镜头是女人把淘洗好的米放进电饭煲并盖上盖子,下一个镜头就是女人开启电饭煲把煮熟的米饭抬出来,这属于没有考虑时间流逝的剪辑。因为把饭煮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如果换一种剪辑方法,女人把电饭煲的盖子盖上之后,接女人的丈夫把菜倒进炒锅里翻炒的镜头,再接丈夫把炒好的菜端到桌子上,再接女人开启电饭煲把煮熟的米饭抬出来的镜头,这样的剪辑中就包含了表现时间流逝的意识。在这个例子中,女人的丈夫炒菜的过程中,米饭煮熟了。

第四,如何表现同一时间在不同的地点发生的事情。这里介绍两种剪辑的方法。

其一,交叉平行剪辑法。如果发生在地点A的事件的镜头为A001、A002、A003、A004、A005,发生在地点B的事件的镜头为B001、B002、B003、B004、B005。可以通过A001→A002→B001→B002→A003→A004→B003→B004→A005→B005的顺序来排列镜头,以表达同一个时间点发生在两个地点的事情。

其二,把多个镜头并列在一个屏幕上,以表示同一时间发生在多个地点的事情。先把发生在A、B、C、D四个地点的镜头都排列到时间线上,再把所有的镜头的比例都缩小到25%,再挪动每个镜头的位置,让4个镜头并列在屏幕上。或者同时使用4个镜头的声音,或者只使用其中一个、两个或三个镜头的声音。如此一来,观者就可以在一个屏幕上同时看到四个地点发生的事情。

第五,表达过去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者使用闪回的剪辑方式,把观者带回到过去的某个时间内,或者使用黑白的效果来表示事情发生在某个时间段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