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素材的整理和使用
当天导出记录下来的口述素材,建立文件夹,把素材归类到文件夹中。
给文件夹命名。文件夹的名称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口述内容。比如:2021年8月7日×××在光村讲述1983年“大包干”。同时,依然用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四个要素给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命名。
与此同时,在文件夹中新建一个文档,说明口述素材的基本信息。包括记录时间,记录者姓名,口述实施者姓名,口述人姓名,口述地点,以及口述内容的简要描述。
如果在口述过程中拍摄了照片的话,新建一个照片文件夹,并给文件夹和所有照片命名。
从影音记录设备中导出,并完成归类命名的口述素材,应该多重备份,或者使用磁盘阵列存储。条件允许的话,进行异地备份,或者采取云存储的方式。
以影音形式记录的口述素材,可整理成两种类型:或者通过剪辑的途径,整理为影音形式;或者把影音口述素材转换成文字。不论是哪种类型,都应该在口述内容之外,增添如下基本信息:口述时间、口述地点、口述实施者基本信息、口述人基本信息,口述人小传。如果把口述素材整理成影音形式,在最终输出时,应该同时输出两个版本,一个是有字幕的版本,一个是无字幕的版本。
如果把口述素材转换成文字的话,需要完成一个用于存档的口述文字稿,以及一个用于出版的口述文字校对稿。用于存档的口述文字稿,要尽可能忠实于口述者口述的内容,口述的形式和口述的情景。比如,尽可能直接使用口述者使用的词汇和口语化表达方式,而不是把口述内容转换成书面语。与此同时,口述过程中如果有停顿、笑声、叹息、沉默,或者被人打断的情况,需要标注出来。让读者能够在文字稿中,看到口述者口述时的情景。用于出版的口述文字校对稿,则需要在保持口述文字风格和样貌的基础上,做适当调整,让表述顺畅。与此同时,对口述者提到的历史事件、人物、地点和时间等做注释。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文字稿,完成之后,都需要提请口述者过目。一是请口述者确定有没有不能对外公开的内容,或者确定哪些内容在什么时间段内不能公开;二是请口述者确定注释的内容是否正确。

选定一个主题,确定一个口述者,完成口述的案头工作,并制定口述的实施计划,以影音记录的方式完成一个不低于1小时的口述。对口述素材进行整理归类,命名文件夹。把口述素材分别整理为影音形式和文字文本。

[美]唐纳德·里奇编,宋平明、左玉河译:《牛津口述史手册》,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注释】
[1]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黄建明、罗希戈吾译:《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译丛 第8辑 普兹楠兹——彝族祭祀词》,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2]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黄建明、罗希戈吾译:《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译丛 第8辑 普兹楠兹——彝族祭祀词》,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3]陈学礼:《石林月湖村的密枝节》,云南美术出版社2018年版。
[4]陈学礼:《马散四章》,2008年。
[5]陈学礼、寸炫、武蔚:《照片里的她》,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