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口述的剪辑

八、口述的剪辑

在“口述历史作为方法”一章中,我们利用“叙述”的特征,把口述历史、结构性访谈、半结构性访谈、随机访谈、日常交流统一作为口述来对待。所以,本节所讲的口述的剪辑,包括以上5种交流的形式。

在讲述访谈的记录时,已经讲过在以下4种情况下如何使用影音记录设备。也即一个影音记录设备对一个人,一个影音记录设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两个影音记录设备对一个人,两个影音记录设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具体的方法包括:在记录者抛出问题的过程中变换景别;在主要内容访谈结束后,请受访者继续保持交流的状态,并记录需要的插入镜头;两个影音记录设备分别以不同的景别,同时进行访谈记录。这些操作都在为后期剪辑做准备。

口述的剪辑,可依据如下步骤展开:

第一步,把重要的口述内容挑出来,进一步确定入点和出点,把口述内容分切成一个一个的镜头,并根据谈话内容的内在逻辑进行前后排列。

第二步,把插入镜头放置在两个镜头接缝处的上一个视频轨道上,以消除“跳”。或者把不同景别的口述段落前后连接,以创建连续性印象的方式完成口述的剪辑。如果实地记录时没有记录下插入镜头,将不得不采取跳接的方式进行口述剪辑。

在口述的剪辑中,有人习惯把记录者的问题放进最终影片中,让观者既能听到问题也能听到答案。有人习惯把记录者的问题删除,仅仅把口述者提供的答案呈现给观者。从民族志电影的情景事实呈现来说,把记录者的问题也放在最终的影片中是较为理想的处理方式。

另外,有的剪辑者担心口述者停留在屏幕上的时间太长导致观者失去观摩的耐心,从而引入一些活动影像,或者一些老照片,把口述者的声音压到这些画面之下。

与使用插入镜头来消除“跳”的痕迹的做法不同,还有一些剪辑者习惯用叠化等转场特效来消除“跳”的痕迹。有的剪辑者习惯在影片中保留一个镜头和一个镜头之间接缝处“跳”的痕迹,以表明自己对口述内容的选择和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