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种角度
实地影音记录的角度分为三种,即平视、仰视(Frog's view)和俯视(Bird's view)。
前文讨论机位时提到,影音记录设备所在的高度,往往决定了一个镜头的记录角度,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应该说,影音记录设备所在的高度,与设备跟前的主体的高度之间的相对关系,才是决定一个镜头记录角度的关键因素。如果设备跟前的主体是人的话,那么,当设备的镜头所在的位置和人的眼睛所在的高度一致时,则是以平视的角度进行记录。当设备的镜头所在的位置高于人的眼睛所在的高度时,记录下来的镜头画面将拥有一个俯视的角度。俯视,就像是大雁飞在天上,乌鸦立在树枝上向下看的角度。如果设备的镜头所在的位置低于人的眼睛所在的高度,记录行为所含的角度就是仰视,就像是一只青蛙伏在地上,观看周边世界一般。如果影音记录设备跟前的主体不是人,而是一只小狗、一栋房子,或者一棵大树,则需要用类似的方式去判断镜头的记录角度。
影音记录者应当根据现场的情景,决定采用平视、俯视,还是仰视的角度进行记录。所以,如果一个摄影师因为自己个子太高总是以俯视的角度进行记录,或者一个摄影师因为自己拿机器的姿势总是记录到俯视角度的镜头,这就需要反思了。比如一个摄影师一直使用一个握持设备的姿势,并一直处于站立的状态,记录几个小学生在操场上玩耍的场景,在距离小学生较近的机位记录时,都必然是俯视的角度。而且,在距离小学生越近的机位记录的镜头,俯视的效果会越强烈。记录者需要懂得在什么时候蹲下去,什么时候把设备放低,什么时候改变握持设备的姿势。这些都是记录者应该具备的素养。
一个镜头中也可能不仅仅包括一种角度。一个镜头的开始部分是平视的角度,但顺着主体手部的动作摇动之后,可能变成一个俯视或者仰视的记录角度。
一个镜头的记录角度可能由摄影师所处地点的高度来决定,也可能由摄影师的身高决定,也可能由摄影师握持设备的姿势决定。但是,不同的记录角度可能会被附加一些含义。比如,平视的镜头暗示着设备跟前的人与掌控设备的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仰视的镜头暗示着握持设备的人对设备跟前的人的尊敬、敬重和敬畏;俯视的角度则可能暗示着掌控设备的人看不起设备跟前的人,而且这种看不起常常被上升到歧视的层面。
所以,实地影音记录时使用什么样的记录角度,并不仅仅是为了让不同角度的镜头搭配在一起显得好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