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克服偶然性
以下是克服实地影音记录中偶然性的可能途径。
在实地影音记录开始之前,通过文字文献、影音文献的检索,尽可能多地了解当地人的自然地理、生产生活、节日习俗、仪式活动、饮食起居等内容。而不是仅仅把目光放在即将记录的主题上。
在实地影音记录开始之前,准备足够数量的电池,以及足够容量的存储卡,以保证任何时候都能够使用影音记录设备进行记录。
在实地影音记录开始之前,进行一定时间的田野调查。
在实地影音记录的过程中,尽可能把影片的主题、切入角度和当地人的生产生活、仪式活动的节奏结合起来,展开记录。
随时准备进入记录的状态,并跟随当地人的节奏进行记录,并不等于漫无目的的记录。实地影音记录的内容,可以包含以下四个层次:
第一,记录那些与民族志电影拟定主题相关的内容。如果影片的主题是婚礼,那么,订婚、聘礼、新娘迎娶、食物准备、客人礼金、闹洞房、回门等过程,都应该是记录的内容。
第二,从选定的切入角度出发,记录那些能够阐述民族志电影主题的影音片段。如果把当地人经济收入增长对婚礼的影响作为切入角度,就需要重点关注订婚的信物、聘礼、嫁妆、食物、客人礼金等方面的现状和变迁。
第三,在民族志电影的主题和切入角度之外,发现新的可记录内容。比如新郎要迎娶新娘,必须为新娘准备一整套银饰,那么银饰的制作就应该纳入影音记录的范畴。
第四,跟随某个人物展开实地影音记录时,不要排斥该人物的日常生活琐事。比如,跟随新郎的记录,不应该只记录和婚礼有关的场景和事情。婚礼前新郎下地干活、在家做饭、到邻居家串门闲聊等,也应该力所能及地纳入记录的范畴。
采取“结构生活”的方式获取影片所需影音素材的记录者,或者眼中只有影片脚本预设的内容,或者仅仅记录那些与解说词内容相对应的场景,或者采取导演或安排的方式让当地人表演记录者认为最重要的场景、步骤或环节。这样的影音记录方式,实际上是借助一种表面上的清晰性,掩盖其影音记录的偶然性特征。实际上,记录者导演、安排当地人表演,表演的内容本身并不属于当地人日常生活的范畴,其偶然性特征更加明显。也即,表演的内容,是在记录者的安排下在当地偶然发生了一次。
如果采取“在生活中结构”的方式获取后期剪辑所需的影音素材,虽然每一件事情,每一个过程,每一句当地人说出的话语,都在记录者的意料之外,但是,由于记录者放弃对当地人日常生活的干预,当地人的行为,当地人的活动都回归到日常生活的系统之中,从而减弱了影音记录的偶然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