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确定入点和出点

三、重新确定入点和出点

对实地记录的镜头进行切分,创造新镜头,实际上是一个确定新镜头入点和出点的过程。实地记录时,按下开始记录的按钮或图标,确定了镜头的入点;按下停止记录的按钮或图标,确定了镜头的出点。实地记录的镜头的入点和出点一旦确定,就不会改变,也即只有一个入点和一个出点。后期剪辑时,可以在实地记录的镜头中确定数目不等的入点和出点,而且可以在原镜头范围内不断改变、调整入点和出点所在的位置。当然,原镜头的入点和出点,也可能被直接作为新镜头的入点和出点。

可是,什么样的点才能够作为新镜头的入点和出点呢?在此列出几个建议,供参考。

根据主体的入画和出画确定入点和出点。把主体进入画面之前的某个点作为新镜头的入点,主体出画之后的某个点作为新镜头的出点。

把画面中主体的动作作为入画和出画的参考依据。把画面中主体的动作开始之前的某个点作为新镜头的入点,主体的动作结束后的某个点作为新镜头的出点。如果主体动作是重复的,比如砍树的动作,可以把第一次动作开始之前的某个点作为入点,把第三次或者第四次动作结束之后的某个点作为出点。

根据镜头中的声音来确定入点和出点。把一个声音开始之前的某个点作为新镜头的入点,这个声音的结束点之后的某个点作为新镜头的出点。比如镜头中有一头黄牛在叫,黄牛叫声开始之前的某个点可以作为新镜头的入点,黄牛叫声结束后的某个点可以作为新镜头的出点。同样的道理,可以把某一句话开始之前的某个点作为新镜头的入点,这句话结束之后的某个点作为出点。也可以把一段话开始之前的某个点作为新镜头的入点,把这段话结束之后的某个点作为新镜头的入点和出点。

从上述建议可以看出,为了确定新镜头的入点和出点,关注影的同时,也需要关注音的部分,只有综合考虑两个因素,并保证画面中主体动作的相对完整,主体声音的相对完整,以及表达意义的相对完整,才能为新镜头确定理想的入点和出点。

所以,在创造新镜头之前,熟悉实地记录的素材极其重要。不管是记录者本人作为后期剪辑的剪辑者,还是没有参与实地影音记录的人作为剪辑者,都需要认真仔细地熟悉所有素材。不能以快进的方式,或者拖动光标快速浏览的方式看素材。尽量做到一边看素材,一边做场记(场记的做法在第三章中已经讲过)。做场记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不同镜头中的人物之间的关联,不同镜头之间人物对话内容的关联,不同镜头之间声音的关联。这些关联,是后期剪辑时镜头前后排列的依据。而且,需要反反复复看素材,并做到关闭电脑,闭上眼睛之后能随时“看见”和“听到”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