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表现得自然
继续前文的思考,我先抛出一系列问题。
一个人没有意识到记录者把设备朝向自己,此时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否属于民族志电影的观者要求的自然?一个人意识到有记录设备朝向自己,不自觉地紧张起来,变得行动迟缓,言语速度变慢,这是否是一种自然的反应?一个人认真体会记录者提出的各种要求,刻意在记录设备跟前表现得和平日一样,这样的行为是不是观者要求的自然?一个人虽然意识到有设备朝向自己,但是事件现场让其无法顾及设备的存在,其表现出来的行为和言语方式,是否属于所谓的自然?民族志电影的观者想看到的,是哪种自然?民族志电影的观者,会采取哪种自然作为标准,对民族志电影的真实性做出判断?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完成于1972年的《中国》中,呈现了三种类型的自然。
其一,设备跟前的人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自然。安东尼奥尼在北京王府井储蓄所做实地记录时,把机器架在窗台边,在床帘上剪一个洞,以偷拍的方式记录。场景中的人都表现得极其自然。在这样的场景中,影片中的人物没有意识到记录设备和记录者的存在,如平日一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其二,在经过组织、安排、排练的场景中,记录设备跟前的人表演得像平时一样的自然。不论是对事先选定的人家进行的记录,还是对排练过多次的会议现场进行的记录,设备跟前的人都懂得如何表现得自然,不看记录设备,做该做的事,说该说的话。
其三,设备跟前的人意识到记录者和设备朝向自己,而流露出的自然反应。安东尼奥尼一行人在天安门广场开展实地记录时,设备跟前的人知道有设备朝向自己,也懂得与记录者保持礼貌的距离。但当安东尼奥尼一行人突然闯入河南林县的农村后,村民从家里走出来,好奇地盯着从未见过的影音记录设备,以及蓝眼金发高个的记录者、录音师和场记员。有的人大胆地盯着记录设备看,有的人发现记录设备朝向自己就慌忙躲开,有的人以返回家中的办法逃离朝向自己的记录设备,有的人以挪动位置的方式躲开记录者的记录。在我看来,村民表现出来的不适、紧张、好奇,是村民见到记录者和记录设备之后的自然反应。
据我的理解,安东尼奥尼在影片中呈现的三种类型的自然,都应该被视为民族志电影中“人物表现得自然”。
似乎可以这样说,民族志电影真实性问题的关键,在于观者用什么样的预设标准去衡量片中人物的行为表现。预设标准之一,观者假想民族志电影中的人物不会受到记录设备和记录者行为的任何影响。预设标准之二,观者承认记录设备和记录者行为会给影片中的人物带来各种可能的影响,从而导致片中人物的行为表现偏离平日的轨道。当然,如果循着第一种预设标准去理解民族志电影的真实性问题,只能在牛角尖中愈陷愈深,无所进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