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真人赤精子
“真人”没有出现在经书里。出现真人的,不用说绝大多数是在道家系统的书籍当中。据说是在《庄子·大宗师篇》里最早出现的。 (7) 在那里,作为政治统治者的“真人”,其部分情况尽管在“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云云”的话语中被表现出来,但是,其大体是从各种角度表现为道家性的德乃至道的获得者的人物,和与天命有关的“真人”没有直接联系。
有如在汉魏的禅让革命中登场的“真人”,限于文献之征,大概是在西汉末期而出现其身影的,也就是在西汉成帝时候的事情。据说齐人中有一个叫做甘忠可的人作《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其中讲到当今汉家际会天地之大终,必须重新改受天命,这就是天帝降“真人”赤精子所教授的。 (8) 甘忠可的说教被夏贺良、丁广世、郭昌等人所传扬,但是因为中垒校尉刘向奏言称他们为“假鬼神而罔上惑众”之人,结果甘忠可狱死,夏贺良等被论处不敬之罪。然而,其后夏贺良等仍秘密传布其说教,不久到了哀帝时代,因为通晓灾异而得天子之宠的司隶解光泄漏了夏贺良等秘藏甘忠可之书的事情。被命令调查此事的奉车都尉刘歆报告说:“不合《五经》,不可施行。”可是解光诉其不满说:“前歆父向奏忠可下狱,歆安肯通此道。”还有通晓灾异之学的黄门侍郎李寻也成了甘忠可之书的爱好者。这样一来,当时已成为长安令的郭昌劝说李寻而想要帮助夏贺良等人,其结果是,他们在黄门署伺机等待从而屡次得到了天子的召见。他们再三地陈说,作为“赤精子之谶” (9) 所讲的内容,就是应该改元易号。“汉历中衰,当更受命。成帝不应天命,故绝嗣。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得道不得行,咎殃且亡。不有洪水将出,灾火且起,涤荡民人。”这样,在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六月甲子,天子终于下了诏书,其开头就是“盖闻《尚书》,五曰考终命”,不仅引用了《尚书·洪范篇》的所谓五福之一,而且,所做的独特解释很值得注意。所谓“大运壹终,更纪天元人元,考文正理,推历定纪,数如甲子也”。也就是将“考”解释为“考正”,将“终命”解释为“运终受命” (10) ;其讲的就是,面临天地宇宙大运的一个周期之终点的当今,如同甲子的干支到了一周之后再度复元一样,必须重新改受天命,实行从历纪开始的改制。诏书中接着讲到:“朕以眇身入继太祖,承皇天,总百僚,子元元,未有应天心之效。即位出入三年,灾变数降,日月失度,星辰错谬,高下贸易,大异连仍,盗贼并起。朕甚惧焉,战战兢兢,唯恐陵夷。惟汉兴至今二百载,历纪开元。皇天降非材之右,汉国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受天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这样,就把建平二年改元为太初元将元年,易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 (11) ,原来的一昼夜漏刻各为100刻度也被改定为120刻度。
可是,改制的效果一直没有体现出来。汉哀帝的疾病也是依然如故,时日持续。尽管如此,由于夏贺良等人置喙于政治而要求更进一步的改制,所以很快在八月丁巳,朝廷向内外宣称撤回六月甲子诏书,夏贺良及其党羽们被一扫而净。那么,引发了这次事件的“真人”赤精子的原型,如果据东汉应劭的说法,不外乎就是汉高祖刘邦。“高祖感赤龙而生 (12) ,自谓赤帝之精”(《汉书》卷一一《哀帝纪》注)。其现在作为天帝——赤帝——的使者下到地上来,把天帝的教导作为《天官历》和《包元太平经》来讲说,这恰如强心剂一样再一次地注入了天命。这样一来,汉王朝的复元大概就可以企望了,也就是重新接受了新的天命的汉哀帝作为天帝之子的复元。“高皇摄正总万廷,四海归咏理威明,文德道化承天精,元祚兴隆协圣灵。”(《初学记》卷九《帝王部·总叙帝王·河图》,又《太平御览》卷八七《皇王部·汉高祖皇帝》条《龙鱼河图》)正是像这样,以关于刘邦而所说的情况作为一例,王者应该就是接受了天帝之精气的天帝之子 (13) ,那么也还是应该被称为“真人”的。
哀帝时代的这一事件,在不久之后发生的王莽篡权中也留下了影迹。也就是王莽称摄政皇帝的居摄三年(公元8年)十一月甲子日,王莽上奏于太后而如下所说到的(《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依照宗室广饶侯刘京的上书,是这一年七月的事情,齐郡临淄县昌兴亭长辛当,一夜之间几次在梦中见到了天公(天帝)的使者。天公的使者所言中转达了“摄皇帝当为真”这一天帝的命令。还说,如果不相信的话,在该亭一定会有口新井出现,那就是最重要的证据。天一亮,亭长找去一看,果然找到了一口深达地下百尺左右的新水井……还有,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六月甲子下诏书,改元为太初元将元年。如果考察其事情本身的话,甘忠可和夏贺良的谶书就藏在兰台。臣莽一想,所谓元将元年,是说“大将,居摄而改元”的文字,到现在就清楚了,如此云云。于是,居摄三年就改作初始元年,漏刻又再次采用120刻度了。王莽即真天子之位,建立国号为“新”的王朝,是在这一年的十二月癸酉朔日的事情,这一日就成为始建国元年正月朔。就这样,《天官历》和《包元太平经》在王莽篡权中也是帮了一个忙的。如果这样的话,王莽不是也有把自己比作“真人”的心态吗?而且,在“摄皇帝当为真”的所谓天公的命令中,并没有仅限于“即真”这样的事情上,或许还包含着这以外的什么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