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这里所称的“踞食论争”,就是刘宋文帝元嘉初年,围绕着由中国的佛教僧团新介绍的印度式的饮食做法,在沙门和士大夫之间存在的论争。 (1) 在记载了踞食论争的《弘明集》卷一二中,尽管作为士大夫一方的意见而一并记载了范泰和郑鲜之的言论,但是两者在论调上没有大的差别,所以对于想特别作为范氏门阀史的一环来对待这一问题的笔者来说,则打算先抛开郑鲜之的意见,而从范泰(《宋书》卷六〇、《南史》卷三三,355—428年)的立场来考察这一论争。本章的意图在于两点:第一,中国的传统习俗乃至思想与外来习俗乃至思想相互接触的问题。这个问题,大概在对踞食论争的经过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清楚了。第二,体现在踞食论争中的范泰的立场,从其父范宁那里继承了什么,进而又被其子范晔怎样地继承下去。

再有,在《弘明集》中,是以如下的顺序来介绍这一论争的。范泰《与王司徒诸人书论道人踞食》(A书简,T52,77c~78a)、慧义《答范伯伦书》(B书简,78a~b),范泰《答义公》(C书简,78b)、范泰《与生观二法师书》(D书简,78b~c)、范泰《论据(踞)食表》三首(《上表》1、2、3,78c~79b)。以下我在引用的时候,为了方便就采用括号内的略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