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与前一章以《史通》为线索,同时概论了有关范晔的《后汉书》的性质相衔接,在本章,我们来考察一下在《后汉书》的序、论、赞当中,对东汉桓帝时代以降的东汉末期士人社会做了怎样的描绘。在这些当中,大概包含着基于范晔主观因素的附加和省略,并且有时甚至是夸张和歪曲。然而,在他这样做的情形当中,反倒是史家范晔的立场问题被提示出来了。而且,那样的立场,亦即范晔的历史观,当然是与他生活的时代和社会的状况有着紧密的照应关系的。

之所以特别举出桓帝时代以降的东汉末期,就是因为可以认为,这个时代不仅是范晔生活的六朝时代在时间上的先行时代,而且这个时代又正是产生所谓六朝时代的母胎。虽然针对六朝贵族社会的生成,乃至其构造,以往想要追溯到东汉末期来探寻的研究已有不少 (1) ,可是,究竟《后汉书》的著者范晔是怎样地把握这个时代的呢?这大概也是一个值得考察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