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数据开放理念的由来

一、政府数据开放理念的由来

数据开放最初源于美国的民间运动,随后获得了国会的立法支持,但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由英国官方首先提出的,并在英、美等国的倡导下成为改革政府的国际趋势。从1983年起,美国一批程序员开始明确反对微软公司等软件巨头封闭软件的自私做法,指责其束缚了人类的创造性,阻碍了软件技术的传播与交流,遂展开了计算机领域的“软件开源运动”。他们主张开放构成软件的代码和数据,从而聚集群体的智慧、激发创新的力量、放射出更大的价值,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由于数据开放的对象没有严格的专业技术限制,涉及的领域也更为广泛,因而随着运动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数据开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价值,加入到开放数据的运动之中,衍生出“开放政治”(Open Politics)、“开放政府”(Open Government)等口号和主张。在社会力量的推动下,美国国会也加紧了与开放数据相关的立法进程。2000年,美国国会采用了“搭便车”的做法,在年度拨款法案(Consolidated Appropriations Act,2011)第515条附件条款中“掺入”了《数据质量法》(Data Quality Act)而使之正式生效[31],成为第一个直接规范政府发布数据质量的法律文件。这一法案虽然还未将数据公开提高到开放的高度,但从数据质量的角度提出了客观性、实用性、公正性的要求,规范了联邦政府各部门的数据发布工作。2006年,时任民主党参议员的奥巴马跨党联合共和党参议员科伯恩共同提出了《联邦资金责任透明法案》(Federal Funding Accountability and Transparency Act,2006),要求联邦政府向全社会开放所有公共财政支出的原始数据,包括政府和私营机构的购买合同、公共项目的投资、直接支付及贷款等明细,并建立一个完整的、专业的数据开放网站,以统一的格式提供可下载的数据,以供公众查询使用。这一法案不仅在参众两院高票通过,也在当年9月经小布什总统签署,成为法律。根据法案规定,2007年美国联邦政府公布公共支出数据的门户网站——USAspending.gov正式上线。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此后在国会、政府、社会力量的共同推动下,联邦政府又于2009年上线了统一的联邦政府数据开放门户网站——Data.Gov,目前这场“数据民主化运动”(Democratizing Data)仍在进行,不断推动政府数据开放朝向纵深发展。

受到美国数据开放运动和实践的启发,2006年英国《卫报》发表了题为“把皇冠上的明珠还给我们”的文章,拉开了英国数据开放运动的序幕。该报还在技术版面常年开设了“自由数据”(Free Our Data)专栏,向全社会推广开放数据的观念。在公民运动的推动下,英国政府也于2010年正式上线了统一的数据开放网站——Data.Gov.uk,初始公开的民生数据就是美国的三倍,成为政府数据开放的新的领跑者。2010年,新上任的卡梅伦首相进一步深化了政府数据开放工作,他在执政纲领《构建大社会》(Building the Big Society)和其后的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要满足民众获取政府数据的需求,使其更充分地了解行政活动、财政开支、绩效结果等内容,从而建立一个最为开放、负责、透明的政府,创建一个现代民主的典范。

随后,2010年奥巴马在联合国国际议事会议上发表了有关政府数据开放的演讲,并在同年举办了第一次开放政府数据的国际会议,来自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巴西等十多个国家的百余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在会上正式与美国形成了数据开放的伙伴关系。随着政府数据开放运动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一周后召开的第一届开放政府数据研讨会就吸引了来自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的百余名代表的积极参与,而转年第二届研讨会的参与国家已增加至41个。由于政府数据开放运动在各国的迅猛发展,有关建立全世界统一的数据开放平台和开放标准被纳入会议的重要议程。与此同时,一个旨在联合各国、共同利用开放社会和开放经济的力量、提高社会对政府的问责度、激发社会和公民的潜力的新的国际组织建立起来。2011年7月,以奥巴马倡导的开放理念为基础,以美国、英国、挪威、墨西哥、巴西、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南非为发起国建立了“开放政府联盟”(OGP),并于当年9月发布了《开放政府宣言》(Open Government Declaration)。八大发起国在宣言中承诺将用自身的行动来推动世界各国政府的开放,以重复使用的格式,及时主动地向社会开放高质量的原始数据,从而确保人民以便捷的方式获取和使用政府活动的各种信息。此后,“开放政府联盟”又陆续收到了加拿大、意大利、希腊、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加盟申请,目前联盟成员已增加到五十余个,其中不乏发展中国家。如肯尼亚不仅已经正式成为了OGP的成员,而且也于2011年7月上线了统一的政府数据开放网络平台——opendata.g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