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系统资源技术与公共服务对接机制
实现公共服务资源技术与公共服务的对接,需建立公共服务资源技术管理平台。公共服务资源技术管理平台是个集资源整合、信息处理、技术创新、沟通合作功能于一体的服务系统。
(一)中国公共服务资源技术平台的主要内容
第一,中国公共服务资源技术平台的建立要加强对民众公共服务需求信息的收集和反馈。良好的公共服务需要对民众的需求作出积极的响应,对民众的积极回应也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元素。民众的需求信息包括民众对公共服务数量的要求、种类的要求和供给方式的选择等信息。同时在民众需求信息收集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区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收入水平的民众的差别化需求信息,以及这些不同群体之间需求的冲突及解决方式。
第二,中国公共服务资源技术平台的建立需加强对公共服务资源的整合与监测。公共服务资源包括公共服务的潜在供给主体、公共服务的现有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的技术发展等方面。各类资源要建立统一的格式和管理模式,并利用多种通信手段和网络化管理手段实现资源的共享,以达到这些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
第三,中国公共服务资源技术平台的建立应推动公共服务相关问题的研发。现阶段可以考虑以下五类研究:
(1)公共服务的跨域交流机制。根据中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在教育、养老、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研究公共服务的跨域供给问题。
(2)公共服务的品质提升机制。在本书中公共服务的品质重点是指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产出”和最终“结果”。就过程而言包括:对待民众是否礼貌、周到,民众等待服务所需时间等因素;就产出和结果而言,则重视公共服务的最终成效,例如通过医疗卫生服务,民众的健康水平是否得到了提升,教育服务的改善是否真正提高了学生的技术能力等。
(3)公共服务的回应机制。重点研究如何改善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的单边行为,实现民众对公共服务选择、供给和评价的全程参与。
(4)公共服务的高效供给。公共服务的资金的募集和有效使用是当前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公共服务的高效供给则要求使得有限的资金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并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公共服务的价格。
(5)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平性问题。公平是任何良好的公共服务的关键因素,也是公共服务公共性的重要体现。现阶段中国公共服务的人际公平和区际公平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
第四,公共服务理论研究的转化与落实。重点加强在公共服务方案制定、筹资安排、有效供给、结果反馈等几个阶段的可行性实施方案研究。例如在公共服务品质提升方面,加强公共服务意识培育,建立公共服务相关人员培训制度,编写公共服务标准化教材,提高公共管理者、媒体和大众对公共服务品质的认知水平。
(二)中国公共服务资源技术平台的功能
建立中国公共服务资源技术平台的目的在于全面整合全社会的公共服务资源,并系统地推动公共部门、民间力量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实,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资源基础和智力支持。具体来说,中国公共服务资源技术平台包含以下四个功能:
(1)整合与提升。将服务型政府建设实践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促进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可以应用于公共服务供给的技术成果,提升服务型政府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2)资源共享。协调规划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制定未来若干年内的公共服务战略,加强相关组织的协同合作,统合资源和科研成果模式,实现公共服务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资源和技术基础。
(3)公共服务信息电子化。透过资料和相关科学研究成果的电子化转化,建立公共服务数据库,为公共服务的跨域交流提供基础。
(4)决策支持。配合相关政府组织的管理中心责任,研究政府如何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系统管理中心的职责,为政府的公共服务相关决策提供备选方案和行动预案,有效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益。
(三)中国公共服务资源技术平台的工作机制
中国公共服务资源技术平台的具体工作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公共服务资源整合、推动科学研究和督促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实。在公共服务资源整合方面,可以由民政部门和工商部门对民间组织、企业和部分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资源进行登记,并以此为基础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网络成员选择的基础,制定公共服务资源利用的长期规划,实现公共服务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推动科学研究方面,可以由国务院制定服务型政府科研规划,并令不同级别政府组织拟定相关科研课题,推动科研院所和实践部门展开相关领域的研究;在科研成果转化落实方面,主要通过具体的公共服务部门来实现,例如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具体负责推动建立全国医疗信息网络,实现医疗服务的全国联网。
总之,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公共服务系统表现出显著的复杂系统特征,且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公共服务系统存在着异变现象,良性的异变可以增强公共服务系统的活力,加快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而负面的异变不仅会削弱公共服务系统的生命力,而且可能会最终导致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失败。因此,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日益复杂化,迫切需要公共服务系统进行适应性模式调整。本节引入适应性研究视角,以公共服务系统的适应性为研究主题,根据公共服务系统的三维平衡模型提出了公共服务系统的三个适应机制:公共服务供给网络选择机制、公共服务系统管理模式适应机制、公共服务资源技术与公共服务对接机制。此三类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管理模式和资源技术的整体适应与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