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主题教学的背景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总结我国21世纪以来英语课程教学经验,在借鉴国际课程新理念的基础上,对我国新时代高中英语课程的定位、特点以及目标进行了调整和改进。2018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为《课标2017年版》)正式颁布,不仅提供了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设置,服务于立德树人、全人培养的教育总目标。
《课标2017年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指出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应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体现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进而提出了基于六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整合的英语课程内容设置,并强调所有的语言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基于主题的单元整体式教学在英语学科中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以主题为核心的语言教材已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以四川地区为例,普通公办学校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英语教材都基本按照主题板块的思路编写而成。《课标2017年版》中明确把“主题探究”设置为教学目标,更凸显了主题教学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对于基于功能语法的教材编写,外语教学中的主题设计有着明显的优势:主题语境的选择不仅决定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范围,还为有意义的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并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基于同一主题拓展出的活动和任务,既可以依据学段考虑词汇、句法结构的难易程度,也可以通过活动认知难度的调整,实现主题词汇和句法结构的再现与巩固,并在此过程中,引发学生关注同一主题的多种拓展方向。主题设计的教学思路也有利于在外语教学中整合其他学科知识,对语言内容形成有益的补充。因此,如何通过课堂内外的活动激发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构成了语言学习的目标和重要内容。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编写了《小学英语主题教学活动设计与案例分析》。本书采用主题单元式的编写思路,汇集小学阶段适合英语课堂教学的核心主题,从语言学习的规律和特点给予理论支撑,再根据学段以话题、子话题的形式进行拓展,提供教学活动参考,辅之以典型的案例分析。在国外,类似的教材设计思路并不少见,但中国的外语教学,需要的是一套符合中国儿童外语学习认知特点的课程。本书,无论是对现行的教材,还是对基于主题为核心的教学思路,都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