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从法治中国建设规划看地方人大立法工作新形势新任务
浅谈设区的市如何提升立法质量
提升立法理念,强化立法为民的观念
精准立法选题,凸显地方特色
一、紧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选题
二、紧扣立法权限选题
三、凸显地方特色选题
增强立法宣传,调动公众参与立法
一、增强立法宣传,提升立法知晓度
二、拓宽宣传渠道,提升公众参与度
强化科学立法,提升立法质量
一、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二、以实用为导向,避免片面追求大而全
三、以效果为导向,发挥立法后评估作用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立法水平
地方立法如何体现特色
一、地方立法有特色的必要性
二、地方立法有特色的可行性
三、地方立法体现特色的经验总结
地方立法“玻璃门”现象实证研究
一、可执行性是地方立法的基本原则和质量要求
二、“玻璃门”现象是地方立法的普遍缺陷
(一)地方立法“玻璃门”的含义
(二)地方立法“玻璃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特征
三、地方立法“玻璃门”的危害及成因
(一)地方立法“玻璃门”的危害
(二)地方立法“玻璃门”的成因分析
四、破除地方立法“玻璃门”的对策建议
领域立法的时代使命
加强程序建设 强化人大监督
一、人大监督程序的重要作用
二、人大监督程序执行中出现的一些状况和问题
(一)对监督程序重视不够
(二)对监督程序的认识有误区
(三)对常规性监督程序偷工减料
三、健全和优化人大监督程序
(一)要把健全监督程序放在监督工作的重要位置
(二)要切实优化监督程序
社会治理语境下人大监督的理念更新及机制构建——以人大监督检察机关检察建议适用情况为视角
一、检察建议适用现状分析
二、人大监督之理念更新
(一)人大监督与法治思维
(二)人大监督与系统思维
(三)人大监督与共赢思维
三、人大监督之机制构建
(一)监督体系构建
(二)支持体系构建
专题询问在人大对法院监督中的应用与优化
地方人大对法院开展专题询问的现状
(一)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首次对法院进行专题询问的相关情况(见表一)
(二)地方人大常委会对法院专题询问的特点
(三)地方人大常委会对法院专题询问存在的问题
完善地方人大对法院专题询问的建议
加大力度 彰显刚性 推动执法检查创新实践
强化法治思维
强化外脑作用
强化协同联动
强化问题导向
强化跟踪问效
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若干问题探讨
一、概念的梳理
1.备案与审查的概念问题。
2.规范性文件的涵义。
二、目前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体系
三、关于备案审查中的审查要求与审查建议问题
1.《法规、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办法》(2019年)对审查要求和审查建议的修改。
2.各省人大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审查要求和审查建议的新规定。
四、关于乡级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问题
关于加强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建设的思考
地方人大专委会建设的现状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对策与建议
浅析加强人大专门委员会调查研究工作
一、人大专门委员会调查研究的法定性质
二、人大专门委员会调查研究的主要类型
三、人大专门委员会调查研究的成效和不足
四、人大专门委员会调查研究的时代价值
五、对加强人大专门委员会调查研究的建议
专委调查研究在区县人大履职中的作用初探
一、人大专委履行调查研究职责的法理基础
(一)宪法和法律关于全国人大专委制度的规定
(二)市级以上地方人大专委制度的确立
(三)区(县)人大专委的设立及调研职责的明确
二、专委调查研究在辅助区(县)人大行使职权中的作用
(一)调研在专委辅助人大行使立法权中发挥推动作用
(二)调研在专委辅助人大行使监督权中发挥协助作用
(三)调研在专委辅助人大行使决定权中发挥助力作用
(四)调研在专委辅助人大代表建议工作中发挥促进作用
(五)调研在专委辅助人大联系群众中发挥桥梁作用
三、坪山人大专委开展调查研究的实践探索
(一)着眼全局调研,助推党委科学决策
(二)紧扣主题调研,提升人大监督实效
(三)立足基层调研,推动解决民生问题
四、充分发挥区(县)人大专委调查研究作用的若干思考
(一)专委调研选题要依法、精准
(二)专委调研过程要科学、高效
(三)专委调研建议要务实、管用
(四)专委调研成果要转化、落地
(五)专委调研力量要专业、整合
对发挥区级人大专门委员会职能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一、区级人大专门委员会职能作用发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职责较为笼统,缺乏规范统一
(二)组织力量较为薄弱,人员配置不够合理
(三)工作机制不够健全,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二、对策建议
(一)明确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二)加强专门委员会制度建设
(三)配齐选强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
(四)强化职能作用推动工作创新
新时代加强地方人大对外交往工作的探索
中国特色地方人大对外交往概述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对外交往实践
地方人大对外交往工作的短板解析
加强地方人大对外交往工作的建议
我国专职人大代表简论
一、依据代表法的规定,人大代表可以分为两类
二、借鉴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的做法,人大代表可分为专职人大代表和兼职人大代表
三、我国专职人大代表的特点和优势
(一)专职人大代表和兼职人大代表的比较
(二)我国专职人大代表和西方议员的比较
四、探讨我国专职人大代表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一)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二)做好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需要
(三)人大代表制度理论发展的需要
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观察思考
一、票决制的法理基础和各地的实践情况
(一)什么是票决制
(二)票决制来自哪里
(三)票决制的前世今生
(四)各地票决制实践的共同特点
二、票决制的实践意义
三、思考与建议
(一)能决定关键小事的多数代表能“问津”关键大事吗?
(二)浙江经验可以全面复制推广吗?
(三)如何保障票决制的严肃性、权威性、开放性?
(四)如何处理票决制与审查批准地方预算、计划发展报告的关系?
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探讨
一、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要性
(一)对基层治理重要性的理解与把握
(二)厘清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涵义
(三)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要性
二、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与成效
(一)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途径
(二)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金山”样本
三、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现代化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一)代表履职意识、参与治理能力有待加强
(二)部分代表议案办理不力,政府回应形式化
(三)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需继续加强
四、强化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对策和思考
(一)强化代表意识,明晰角色与定位
(二)做好制度保障,增强代表履职能力建设
(三)探索制度创新,服务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现代化实践
数字时代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建设:问题与强化途径
一、数字时代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建设:现状与问题
(一)现状
(二)问题
二、问题的成因
(一)部分人大代表能力不足、意识不强
(二)部分人大代表未能及时革新履职能力
(三)非网民与网民的分化强化了人大代表履职环境的复杂性
三、趋向与强化途径
(一)趋向
(二)强化途径
培养人大代表的“职业习惯”
井冈山斗争时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和探索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建立
根据地红色政权产生的形式
根据地红色政权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初步实践
根据地红色政权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践和探索的意义
追忆尘封档案中的中华苏维埃政权建立之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样走来
大革命时期: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协会
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代表大会
抗日战争时期:以“三三制”为原则的参议会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代表会议和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建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华池县的光辉历程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华池县的历史背景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华池县的原始雏形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华池县的渐进发展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华池县的过渡时期
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华池县的丰富发展
六、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华池县的创新发展
淄博市人大常委会“数据赋能”打造信息化时代精准监督样本
直播问询 20个市政府职能部门现场“答卷”
热线更热 “质”与“量”串联起动态监测
做出实效 “数据赋能”让依法监督更精准
深化数字化改革,舟山人大这样做
数字化赋能“家、站、点”转起来
建立线下实体站点,拓展代表履职阵地
打造线上服务平台,延伸服务“空间半径”
探索“流动”联系站,实现联系选区全覆盖
锦州市凌河区人大常委会疫情期间“云”视察政府职能部门
人大·云部署——确保依法监督的科学性
专家·云培训——确保依法监督的专业性
代表·云调研——确保依法监督的延展性
政府·云答疑——确保依法监督的针对性
集体·云视察——确保依法监督的实效性
出版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