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金山”样本

(二)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金山”样本

以金山街道作为样本剖析,以了解人大代表如何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效。

金山街道辖区总面积13.8平方公里,总人口19万,其中流动人口11.3万,下辖9个社区(3个纯城市社区、3个混合型社区和3个“村改居”社区)。现有省人大代表2名,市人大代表7名,区人大代表26名。

1.硬件、软件、机制三规范,全心搭建代表履职平台。

金山街道现有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一个,活动站9个社区“全覆盖”。室(站)严格按照八有(有固定场所、统一标志、规章制度、办公设备、代表信息、代表工作牌联系卡、学习资料、专人管理)的标准规范建设;社区活动站做到“五统一”——统一制作活动站铜牌,统一推荐购买学习书籍,统一规章制度,统一人大代表活动记录簿,统一代表工作牌联系卡;建有一人一档代表履职档案,完善人大工作内业资料。

福建省三级人大代表履职平台APP、街道人大的微信号,延伸了代表联系群众的触角,让代表履职更加畅通、及时。

对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进行混合编组,根据代表业务专长和关注点组建履职活动小组,定点、定时、定人进驻活动室。每月15日(遇到周末顺延)为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接待日,各社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站每月安排1—2日为区人大代表接待日。按照事前有公告、事中有记录、事后有整理反馈的要求,有序开展工作。

2.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现代化实践,五个助推促发展。

代表常态履职,助推经济健康发展。三级人大代表依托活动室(站)集中开展“助力双千亿,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经视察、调研、研讨,人大代表们分别提出了“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实施中小企业优秀人才安居工程”“扶持湖里区影视戏剧产业发展”等一系列建议和意见,促进全街经济健康发展。

发挥代表带头模范作用,助推小区提升。2018年区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推进城市居民小区治理工作的决定》,金山街道有22名在职党员人大代表到社区报到,担任社会组织负责人,投入小区治理。区人大代表夏江平主动参与达嘉馨园小区治理,带头当好政策的宣传者、环境整治的参与者、爱心的示范者、和谐家园的守护者。锦绣金山小区、达嘉馨园小区的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得到了中组部、住建部、民政部、司法部的肯定。

发挥代表联系沟通优势,助推重点项目征迁。2018年11月,金山街道人大工委组织辖区内人大代表走进旧村整村改造项目高林—金林社区片区指挥部,代表们除提意见与建议外,努力协助工作组做好政策的宣传解释,助力征迁的顺利推进。

区人大代表林急率先在补偿安置协议上签字,带动亲戚朋友早日签约。安置房返迁,在他带动下,三个月内200多户居民顺利入住金林湾花园A区,解决了12年来的历史遗留问题。

区人大代表沈志刚积极协调解决社区发展规划、集体经济发展、安置房选址、民俗用地规划和子女读书就业等问题,赢得居民的信任,实现在80天内完成了浦东整社15.2万平方米,仑后社20万平方米的征迁签约工作。

人大代表们关心失地居民生活出路问题,探索由社区主导、国企参与、全民入股、金融支持、政府扶持的项目建设机制,推动高林—金林社区发展中心项目率先全市以协议出让(限制性)方式取得用地,总面积近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项目将为高林、金林村民量身打造“金饭碗”,创造永续发展的财产性收入。

用好评议权,助推管理品质提升。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对辖区垃圾分类工作进行评议,代表们敢于直言:建议加强宣传教育,出台制度化的处罚办法;建议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各部门协调。2019年金安社区垃圾分类模式获得国家住建部、省住建厅等部门高度认可,成为全省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观摩点。

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助推补齐民生短板。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积极作为,是代表们参与基层治理现代化实践的最大落脚点。针对居民买菜不便,代表建议将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金山旧货市场推平,新建金山社区综合菜市场以满足需求。针对未经批办的幼儿园安全管理问题,代表们建议要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稳步推进辖区学校布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