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人民代表会议和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代表会议和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

抗日战争胜利后,大片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还未进行,人民还没有被充分地组织起来,召开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还不成熟。考虑到这一点,中国共产党将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雏形和准备,积极推进民主政权建设。

1945年9月,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和政府决定先将乡参议会改为乡人民代表会议。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第一次大会通过《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确定边区、县、乡人民代表会议为人民管理政权机关。解放区的政权组织形式开始由参议会向人民代表会议过渡。东北、内蒙古、华北、晋绥等解放区纷纷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

1948年8月,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石家庄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前以“人民代表大会”命名的最高层次的区域性权力机构,从会议组织、程序、功能等方面看,具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特征。董必武同志在大会开幕词中说:“我们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宣布开幕了。它是一个临时性的,也是华北一个地区的,但是,它将成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奏和雏形。因此,它是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中划时代的一次大会,在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上将占有光荣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