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执行性是地方立法的基本原则和质量要求
可执行性,是指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实践中能够完整无障碍地执行。法律规范的可执行性意在达到“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创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要便于操作,最大程度降低守法成本和执法成本”。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是否具有可执行性,影响着地方立法质量,关系到通过法治建设引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一部高质量、具有可执行性的法规或规章,条文除了要符合特定的逻辑结构形式(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和汉语的语法外,还需具备语言简洁、意思明确、严谨周全等特点,让人看得懂、用得上、守得住,能够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可执行性是地方立法的基本原则和质量要求,也是法规、规章有效施行的生命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