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红色政权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践和探索的意义

根据地红色政权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践和探索的意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民主专政的新型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局部地区执政的重要尝试,是中国红色政权的伟大开篇。工农兵代表会议制度具有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初始形态,在党领导的政权建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

确立了党政分工的原则。如何处理好党的领导与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的关系,是政权建设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根据地的红色政权是在党的领导下建立的,党的干部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但在有些县的区、乡两级,党的负责人兼任工农兵政府有关职务,一些事情为图方便,党直接做了政权机关的工作。针对以党代政现象,党及时确立了“党不包办政府工作”原则,提出了“党政分工”的政治主张,确保了党对根据地红色政权的有效领导,充分发挥了各级政权机关的积极性,促进了根据地工农政权的巩固和拓展。

实现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辛亥革命以来,不管政权如何变更,政治口号如何响亮,均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改变劳动人民低下的政治地位和落后的经济地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是人民政权奋力起航的光辉起点,根据地范围内的广大劳苦大众能够充分享有民主权利,工农兵政府的主席、工作部门领导也真正是从劳动人民中产生,这是工农兵苏维埃政权最为成功的创举,是中国历史上任何政治制度所不曾有的,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实际意义上的人民当家作主。

(摘自《法治与社会》202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