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数字化改革,舟山人大这样做
◎舟山市人大常委会
舟山市人大常委会根据省人大数字化改革顶层设计要求,紧扣人大依法履职行权和发挥代表主体作用这一主线,坚持需求引领、创新为用,数字化改革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下一步,将围绕使用主体、平台构架、信息基础三大要素,重点抓好场景建设,逐项抓落实、点滴见成效。
以改善用户体验为导向,做实做深场景应用。坚持需求为先、业务主导,不断做深更方便、更好用、更易操作的人大数字场景应用平台,提升数字赋能人大履职的整体水平。一是强化功能集成。抓住数字化赋能代表履职这一人大数字化改革的“牛鼻子”,立足人大立法、监督、决定等法定职权,重点优化代表学习培训、意见建议办理、代表履职管理等内容和功能,使代表履职更加精准有效。对代表提出建议、民生实事项目等工作中积淀的数据资源,适时进行大数据分析研判,形成分析报告,为科学决策、改进工作提供参考。二是突出地方特色。坚持立足舟山人大实际,从群众和代表视角找准需求、开发场景,在代表议案建议处理、代表履职服务和常委会监督等方面明确一批必须通过数字化来解决的难题,推出一批具有标杆示范意义的应用场景。三是注重平台整合。以代表履职服务平台为统领,有机整合人大门户网站、预算联网监督、立法意见征求等技术平台,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门户登录一门进、代表履职一码通、市县两级一体化”的目标。四是实施动态维护。做好各平台场景建设的“后半篇”文章,建立健全长效维护管理机制,提高网络和信息化安全保障能力,避免出现“重投入、轻管理”的问题。
以推进数据共享为主线,夯实互联互通基础。数字人大建设的实质是将人大依法履职工作在线化、数据化。打造全面、完整、智能、在线的数字人大平台,关键要破除数据壁垒,实现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和融合共享。一是做到上下贯通。加快人大立法信息资源库、监督信息资源库、人大代表信息库、机关业务系统信息库等基础性数据资源归集,梳理形成市县乡三级人大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构建形成人大系统数据一盘棋格局。二是做到左右联通。加强同政府大数据局的对接,建立跨部门、跨层级数据集聚的长效机制,逐步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政务数据有效共享,提升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水平,提升人大监督的精准性和科学性。三是做到内外融通。依法公开人大工作,让人大信息资源更好为代表、社会公众服务。扩大群众参与人大工作的网上渠道,建立群众意见建议处理的网上反馈机制,促进人大工作更好地反映民意、汇集智慧、凝聚共识。
以提升能力素质为保障,抓实干部队伍建设。数字化赋能人大履职,关键要为干部赋能。一是树立想用的理念。树立运用数字化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意识,主动利用数字化手段寻求解决方案。深入了解数字化技术的最新趋势、最新动态,养成数字化习惯、适应数字化环境,用成熟的技术、定型的成果为人大履职提供支持。二是强化会用的意识。及时跟进数字化技术工具,抓好新旧方法之间的分析对比、转换提升。瞄准需花大量时间重复的事,寻求数字化解决方案,把精力更多投入到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工作中,提升工作效能。三是提升善用的本领。充分发挥年轻干部接受、运用新事物快的优势,以点带面地推动大数据应用在人大系统常态化,探索运用大数据技术推动人大工作提质增效的新手段。
(摘自《浙江人大》202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