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华池县的历史背景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华池县的历史背景

华池县是革命老区,早在1929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西北早期共产党人就在这里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以华池南梁为中心,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未丢失过、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堪称中国革命历史上一面猎猎作响的旗帜,挺起了中国革命的脊梁。20世纪30年代初,伴随着西北最早的革命政权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和华池最早的工农民主政权县苏维埃政府的诞生,一种全新的政权组织形式——工农兵(群众)代表大会随之创立。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华池县的萌芽。80多年来,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

关于陕甘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曾两次评价。一次是1945年2月在中共中央党校作报告时,毛主席说:“陕甘宁边区的作用非常大。我说她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枢纽,中国革命的起承转合点。”“这个地方是落脚点,同时又是出发点。”另一次是同年4月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上,毛主席再次强调:“没有陕北那就不得下地。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