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委调研力量要专业、整合
专业的调研力量是高效率高质量调研工作的保证。专业力量在调研工作中的直接参与或辅助咨询,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调研过程的科学性和调研成果的权威。专委承担着人大相应领域的大量任务,课题调研时间相对较少,加之受专委成员兼职多、对相关政策不熟悉、涉及领域专业知识欠缺、调研力量相对薄弱等因素影响,容易导致调研工作专业性不强、质量不高。因此,借助专业力量支撑对专委调研工作既有必要,也很重要。一是要最大化发挥人大智库作用。分领域聘请一批专家组建智库的做法在地方人大机关已不鲜见。依托专家智库,邀请专家决策咨询甚至直接委托承担课题调研任务,成为一些人大机关开展工作的重要抓手。智库专家在各自领域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可以移植嫁接到人大专委调研工作中来,指导专委调研工作,提高调研工作效能。要根据专委调研工作需要,创造机会让专家参与调研,如召开选题座谈会,听取专家建议;召开调研成果论证会,听取专业意见,完善调研报告,提高调研成果的权威性;组建联合调研小组,由专委委员牵头,相关领域专家参与,实现实践经验、专业深度、理论高度互补,促进调研出精品。二是有必要设立区(县)人大机关研究室。研究室作为专业的调研机构,势必对人大领域的法规、政策和业务相对更熟悉,视野更开阔,而且调研工作专业化水平相对更高,既能主力承担事关人大全局性工作的调研,也可在专委承担调研任务时发挥智囊团作用,有效弥补专委调研“短板”。近年来,江苏、四川、湖北等多数省市在区(县)一级人大机关设立了研究室,有独立的机构和编制。研究室主要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研究,承担基层人大工作改革创新的统筹谋划,总结宣传基层人大工作先进典型经验,并可牵头统一组建专家智库,统筹和整合各专委智库专家的力量,共同推动人大工作规范化建设和创新性发展。
(摘自《人大研究》202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