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红色政权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初步实践
2025年08月10日
根据地红色政权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初步实践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毛泽东把政权建设的重点放在制度建设和组织领导上,进行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实践。一是建立人民政权,保障当家作主。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后,由工人代表谭震林、农民代表李炳荣、士兵代表陈士榘三人组成新政府常委,谭震林任县政府主席。可见,政府是由若干工人、农民、士兵成分的代表组成的机构,代表的是工人、农民、士兵的利益。同时,任命农运、工运骨干、知识分子担任政府工作部门领导职务和政府秘书,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劳动人民行使权力的新纪元。二是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设立各级工农兵代表会议,将各县、区、乡工农兵政府作为各级工农兵会议的执行机构;明确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代表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为最高政权机关。代表会议闭会期间由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处理事务,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下设常务委员会,由土地、军事、财政、政法、工农运动、青年、妇女等委员会组成。随着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健全,对土地革命的开展、根据地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三是加强民主建设,发展民主政治。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针对井冈山红色政权初创时期民主制度尚未建立或不够健全的实际情况,积极健全办事制度,把“民主集中主义”广泛运用于政权机构,权力归集体领导,反对不重视民主、个人说了算、独裁专断行为,使民主集中制成为工农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些做法,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各县红色政权所效仿,也为以后全国各级苏维埃代表会议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效仿,具有当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