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报表分析

三、阿米巴报表分析

阿米巴组织每天需要填报阿米巴报表,报表是经营透明性的体现,也是全体巴员用来跟踪、分析经营结果的依据,阿米巴报表必须每天填报。一般生产型、服务型、销售型微巴,都应当填写日报表。日报表主要用于跟踪、分析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情况。同时,还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传统的报表基本是月报表,常常是到月底才发现问题,而对于产生问题的原因大多只能靠回忆,很难还原当时的情况。从而失去了很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善的机会。

阿米巴日报表能实时反映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巴员拿到报表后,能及时分析,跟踪自己关心的指标,这样就有利于巴组织及时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有助于快速反应、快速改进,同时也有利于对改进的跟踪、评价。实践证明,很多改进在第二天就能通过报表体现出改进结果。

1.报表分析技巧

要做好分析,巴内还需要有内部收入与支出、费用等方面的明细记录表,每天要统计、分析,哪些科目指标出现了异常,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要做好改进提升,成本控制是常用方法,前提是需要对所有的可控支出的成本明细进行统计,再运用2/8原则(如排列图原理)分析找出重点的、关键的那个少数20%,但其价值却占总支出80%的那些要素后,再根据轻重缓急原则,确定改进项目并实施改进,这样取得的成果,一定是最科学、最佳的。

参考其他微巴报表及小巴、中巴报表,我们还可以分析出,我们的改进是否有效,是否有系统效益,有没有影响其他微巴的成本增加,如果增加,增加的具体情况是什么?如轧钢加热炉的主要任务就是对钢坯进行加热、保温,生产中,我们需要控制加热成本如煤气消耗,但如果对钢坯加热没有达到工艺要求,在轧制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轧机电耗增加、辊耗增加、钢板的表面质量缺陷、中废(轧制过程中出现废品)增加等。这些方面增加的损失,肯定要比加热炉节约的一点煤气价值大得多。但怎样控制好煤气消耗、从而控制成本,是在保证工艺要求的前提下,用最少的消耗来实现生产工艺要求,首先要控制的是浪费,如何减少热量损失、如何保证煤气充分燃烧,这些才是首要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巴内有精细的数据收集表来跟踪、收集、分析。

其实,阿米巴报表展示的经营结果,是全成本、精细核算的结果。是当天的、实时的结果,能及时反应出我们的经营状况,通常,我们也能迅速反应,作出改进。月度报表,是一段时间的结果,我们没有办法及时作出预防、改进。

案例2-1:南钢集团某钢厂加热炉微巴报表分析

表2-2是2018年某钢厂加热炉微巴的月报表,该微巴于2018年4月正式建立。我们指导微巴长,将2018年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形成了微巴阿米巴月报表。通过报表可以看出,该巴的收入是主营“热坯销售”和副产品“蒸汽回收”两个方面构成。支出由“生产成本”和各项“费用”构成。这里有一项“质量赔偿费”,是由于阿米巴组织没有做好相关工作,造成的各项质量性损失,根据阿米巴交易规则进行赔偿的金额,核算时,要直接从阿米巴收入中扣除。

如1月的生产毛利是1567176.68元,费用合计是1027559.50元。扣除费用后,该微巴的模拟利润应当为539617.19元,但由于微巴产生了279940元赔偿费,所以该微巴的实际利润为539617.19-279940.00=259677.19(元)。数据和计算可以参考表2-2内容,2月、3月、4月的分析以此类推。全报表参见表2-2。

表2-2 南钢集团某钢厂加热炉微巴阿米巴月报表

结合年初设定的生产经营目标看,微巴在2018年的1季度,未能完成生产任务,从而造成轧钢厂连续3个月也未完成生产任务,3月甚至欠产高达6905吨,加热炉是限制产量的瓶颈。需要提升效率以增加产品销售量来提升盈利水平。

进一步对质量损失深入分析,发现用于质量赔偿的费用非常大,在16万元至28万元之间。降低质量赔偿损失费用,提高巴组织的盈利能力,是巴组织的重点改进方向。

巴内统计报表显示,4月出现了亏损。这是生产厂当月开展改进、提升项目,因大修停产造成的产量损失。(如表2-3)

表2-3 南钢集团某钢厂加热炉微巴阿米巴数据收集与分析表

该巴长组织所有巴员对加热炉阿米巴报表数据的深入分析。

影响收入项成本的关键因素是热坯销售量和蒸汽回收量的控制。利润=热坯销售收入-坯料成本,只有提高效率,满足顾客需求、完成生产计划目标,才能提高热坯销量(即是加热炉产量)才能降低加热炉成本。参见图2-1。

排除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计算可控的影响支出项的关键因素是循环水、电费、清水、管理费用和改判损失(即麻面麻坑等缺陷)。只有控制这些影响因素的发生量才能降低加热炉生产成本。其中改判损失占比46.52%,是主要因素。参见图2-2。

图2-1 收入占比分析

图2-2 支出占比分析

要提高加热炉产量就得解决加热炉存在劳动强度高、红号多、装钢效率低等诸多问题;降低改判损失实际就是减少加热缺陷,就是要解决红号多,影响加热炉正常走梁烧钢的问题。

加热炉装钢自动化程度低,需要巴员手动开钢定位、人工输入板坯号、温度等信息,巴员劳动强度大容易出错且工作积极性不高;其次信息传递不完整,板坯入炉前巴员无法预判板坯号是否上传到轧钢系统,只有装钢后二级系统显示红号才能知道该板坯未进入轧钢系统,红号出现的概率非常高,在出现红号后,需将板坯退出加热炉,加热炉不能走梁,需要重新装钢后才能走梁。加热段的板坯长时间处于高温下,氧化严重,轧制时会有麻面、麻坑等缺陷产生。这就导致轧机轧完上一块钢而加热炉还不具备出钢条件,严重影响了轧制产量同时生产质量也受到了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微巴与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后,决定从“自动检测板坯温度、板坯自动定位、建立板坯数据库、自动提取板坯数据,开展劳动竞赛”这5种途径来解决加热炉存在的问题。同时,微巴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并于4月,在设备计划大修期间实施。

2.确定改进方向

如何确定阿米巴改进方向?正如前述,首先,分析收入和支出,确定是提高效率来增加收入,还是降低成本来减少支出,或者是效率成本都要抓。然后再分析收入或成本的构成、占比各是多少,哪些可控,哪些比较容易控制,哪些目前还没有能力控制等等。从而确定改进提升的方向,改进方向指的是大概方向,不是具体项目,解决的是“干什么”,而不是“怎么干”的问题,这一点要清楚。

前述“某钢厂加热炉微巴报表分析”案例,其“需要提升效率以增加产品销售量来提升盈利水平”和“降低质量赔偿损失费用”,就是阿米巴确定的改进方向。所有改进项目都是以此为中心展开和实施的。

案例2-2:某小吃店改进前后的阿米巴报表分析

在某省的某地,有一家夫妻开的小吃店,主要在中午为打工哥、打工妹供应廉价午餐小炒。小夫妻俩非常勤奋,但一年忙活下来,夫妻俩一合计,发现没有赚到钱。这时,他们通过老乡找到我,说看能不能帮他们介绍工作,开小吃店不赚钱,一天到晚起早贪黑的,太辛苦了,想转行。

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管理的常识告诉我,一般开小吃店,毛利较高,是能赚到“大钱”的。我找时间专门去了一趟现场,通过观察,发现了以下现象。如厨师的炒菜时间约60秒、但洗锅要25秒、装盘10秒、其他无效劳动(烧热水、等待)时间10秒,大约平均2分钟完成1个炒菜。每天中午大约2小时左右的高峰供应,每天中午约提供约450份小炒。由于在工业园区,晚上基本没什么人来吃饭,除了偶尔的聚餐等,很少有生意,小吃店不做早餐生意,小吃店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中午的午餐。按照阿米巴经营原理,通过辅导,为小吃店构建了阿米巴报表,让小老板也认真进行了填写,基本结果详见表2-4。

从表2-4看出,夫妻俩经营的小吃店,每天收益600元不到。扣除夫妻俩的资金投入和其他开支,确实是基本不赚钱。

报表分析:收入部分,只有4500元,较少,需要提高效率增加收入。支出部分,每日人员工资,尤其是厨师的工资有1200元,是较大支出项,而且能控制,需要改进、优化。

表2-4 某小吃店改进前阿米巴日报表

生产费用,食材占比最大,其次是柴、米、油、盐等,这些总计虽有2500元左右,常识告诉我们,这些不能再省,这是小吃店饭菜质量的基本要求。但很少有挖潜的空间,再控制,就可能会影响小炒的质量,从而影响经营。

分析结论:从优化人员和提高效率入手改进。

改进方向:人员优化、提高效率,增加销量,提高收入。

改进措施:厨师的职能就是炒菜,标准时间为60秒。其他工作如洗锅、配菜、装盘、准备等工作,让厨师来做,浪费了资源,影响了效率。以通过内部竞争的方式,留下排名靠前的4个厨师,重新商定待遇和分配方案,做的好,有涨工资的奖励;同时,新招收2名服务员,主要做好洗锅、配菜、装盘、准备等工作。小吃店改进后的阿米巴经营日报表,详见表2-5。

表2-5 某小吃店改进后阿米巴日报表

小吃店的小炒,采用流水方式生产、供应,即前台服务员根据顾客需求进行配菜,厨师根据配菜,快速地加工、生产,完成后,由后台服务员装盘后,交由顾客按照顺序取走,从顾客点菜到取菜的时间,严格控制在8分钟以内。

为有效保证流水方式生产,小吃店需要新购买100口锅,用于炒菜流转,批量采购价大约是20元1口,按照120天的使用与折旧期限计算。

通过改进、磨合,一个月后,一个厨师有时候能同时在2个灶头上操作,能同时炒2个菜。整体效率提高了约1.5倍,日均能供应小炒1000份以上。

第二月,对留下的厨师,每人每月增加1000元工资,即每人7000元/月;服务员的工资增加10%,每人2200元/月。改进后,小吃店的盈利能力增强很多,每天的收益有3600多元。后来了解到,小吃店每月净收益基本在12万元至15万元之间,年收入很可观。

3.形成改进项目

确定了改进方向,就要对收入或成本构成进行细分,确定可控制的收入或成本科目,用2/8原则对其构成比进行细致分析,找到重点的、关键的要素或科目后,再从难易度、重要度、紧急度等维度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具体的改进项目和内容。很多数据依赖巴组织内部的数据收集表、对相关数据的全面收集、分析,因此,巴组织按照阿米巴报表要求,做好巴内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至关重要,因为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是确定改进项目的关键。

阿米巴的改进、提升项目可能会有几个,这不同于开展QC小组活动,QC小组改进基本局限于质量改进方面,而且参与的人数和参与面都以自愿为主。由于阿米巴改进是基于巴组织的经营结果改进,不可能是只局限于某一个方面,同时还是全员参与,所以改进、提升的面会更加广泛,项目也就会更多,巴长需要做好协调、选择项目组长。但在实施中的改进、提升项目,经验表明,最好也不要超过5个,如果过多,可能会造成顾此失彼或人员技术、资源不能保证等,从而造成失败。

案例2-3:南钢集团某钢厂加热炉微巴确定的改进

本案例承接“案例2-1某钢厂加热炉微巴报表分析”。该微巴与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后,确定了“自动检测板坯温度、板坯自动定位、建立板坯数据库、自动提取板坯数据”4个技术改进项目;“开展劳动竞赛”1个管理提升项目。通过这5个改进项目的实施,以解决加热炉效率、质量缺陷赔偿等问题。

通过对改进项目的跟踪,4月增加了自动装钢管理系统以后,加热炉红号数量降低为0,并进行了保持。通过延长时间周期,可以判断,微巴基本彻底解决了令人头疼的红号问题,可节约大量装钢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也为高产和降低麻面、麻坑等缺陷改判量创造了条件,参见图2-3。

图2-3 南钢集团某钢厂加热炉微巴改进前后的红号数量对比跟踪图

项目的具体实施由微巴按照流程规范开展。下面再看一个热处理微巴的改进案例。

案例2-4:南钢集团某热处理微巴改进项目案例

热处理工艺比较简单。某热处理微巴对阿米巴报表进行分析后,确定了“提高产量,减少电、煤气消耗,以提高阿米巴的经营收入”的改进方向。

微巴最后确定了“提高热处理产能效率;提高热处理炉利用率;降低热处理电耗;降低热处理燃耗;优化淬火工艺”,等5个改进项目。

4.制定改进措施

我们知道,QC小组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改进方法和流程。参见表2-6。

其实,方法和工具是来用的。我们确定了改进项目后,只需要按照QC小组活动指导方案进行改进就行了。阿米巴改进一定是基于巴组织的经营结果,其目标设定和效果评价,也一定要看项目实施后,是否改进了巴组织的经营结果。

表2-6 QC小组活动基本程序表

简易图表主要包括:折线图、柱状图、饼分图、甘特图、雷达图。

因此,阿米巴经营是基于组织内部需求的改进,其课题来源就是报表分析的结果。确定方向和课题后,可以按照QC小组活动流程要求、进行改进提升。

这样看来,实施阿米巴有利于QC小组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基层员工的积极性。他们的主动性、参与性提高后,将可能产生无数的QC课题。

当然,根据改进项目的特点,QC还将课题,按性质分为问题解决型和创新型2大类,其步骤与要求也有些不同,具体参见表2-7、表2-8。

虽然这不是本书的重点,但却是实施阿米巴改进、制定改进措施、实施改进的过程中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

表2-7 问题解决型QC小组活动基本程序表

简易图表主要包括:折线图、柱状图、饼分图、甘特图、雷达图。

QC小组活动是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活动的重要形式,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QC方法已经成为基层班组必备的改进方法,很多优秀的企业构建了“活动推进、成果发布、评审表彰”的基层创新管理体系。阿米巴经营改进应当纳入体系进行管理。

表2-8 创新型QC小组活动基本程序表

简易图表主要包括:折线图、柱状图、饼分图、甘特图、雷达图。

5.效果跟踪评价

改进项目的具体实施,按照QC小组活动流程和要求,有序展开实施即可。阿米巴是利润导向,因此,我们要对项目实施的效果及时进行跟踪、评价,评价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改善了巴组织经营的绩效结果。

案例2-5:南钢集团某钢厂加热炉微巴的改进效果评价

本案例承接案例2-1“南钢集团某钢厂加热炉微巴报表分析”及案例2-3“南钢集团某钢厂加热炉微巴确定的改进项目”。(见表2-9)

表2-9 南钢集团某钢厂加热炉微巴改进后的阿米巴报表

通过表2-9阿米巴报表对改进的跟踪(请读者结合“表2-2”数据,进行综合、整体分析),加热炉微巴的改进有效提升了阿米巴组织的经营结果,各项指标向好。微巴根据巴内数据统计表相关数据,细化的分析结果也支持了改进的有效。由于节约了大量装钢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由于加热炉的顺行,也减少了“麻面、麻坑”等缺陷导致的改判量,得到了改进的附加效益,参见图2-5。再没有出现因加热炉的原因,造成生产任务没有完成的现象。图2-4显示的没有完成生产任务情况,均为外部因素导致,非加热炉原因。

图2-4 南钢集团某钢厂加热炉微巴改进效果跟踪图

图2-5 南钢集团某钢厂因加热炉因素造成钢板麻面、麻坑跟踪折线图

该微巴进一步分析还发现,2018年一季度平均每月麻面、麻坑等加热炉缺陷发生量为466.1吨,实施阿米巴改进后,麻面、麻坑发生量也明显下降,与2018年相比,截止到2019年11月,同比共减少因“麻面、麻坑”改判降级的钢板量约3584吨,按吨钢500元收益计算,该巴共增加约180万元收益。

由于采用自动装钢系统改进成功,巴员劳动强度也大幅下降,目前3个巴员即可完成原来4个巴员的工作量,减少了人员费用支出,间接实现了减员增效目标。

改进效果评价,是基于阿米巴报表中,巴组织收益的改善的结果变化,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利用相关上下道工序巴组织或小巴、中巴的报表,综合分析,以确定本巴组织改进的有效性。所谓改进的有效性,是指本巴的改进没有造成成本的转嫁,即没有对相关上下道工序巴组织的经营造成影响,也没有增加他们的成本、费用,上级巴组织的合并利润增加,本巴组织改进后的贡献有效。

传统的QC小组活动,虽然很多项目也达成既定目标,但对其结果的有效性评价,由于其定位原因,对很多项目是否造成成本转嫁、是否影响了其他工序的效率、是否对设备、设施造成潜在影响等等。没有、也不能做出综合性评价。

6.制定下步计划

阿米巴组织对改进成果进行评价后,首先要对成果进行固化,一般都是通过新编制或修订岗位《标准作业指导书(SOP)》来控制。

实施阿米巴经营的目标是追求卓越绩效,是要做得更好。因此,循环改进是实施阿米巴经营的另一大魅力。

循环改进与持续改进在意义上,还有微小差异。循环改进除持续改进的意思外,更多的是改善,是基于现状的持续改善,突出的是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

循环改进还有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含义。突出的是永不停止,是基层的一种方法。

持续改进是一种理念、机制,是对组织的一种管理要求,甚至是对组织的一种文化、氛围营造要求。

案例2-6:南钢集团高炉鼓风微巴循环改进案例

该微巴成立于2018年8月,其微巴长致力基于阿米巴报表的循环改进,取得惊人成果。一般情况下,钢铁公司不会去关注高炉鼓风服务的什么成本,只要完成生产任务,即不影响高炉生产就行,没有什么成本意识、更没有经营意识。

实施阿米巴的第一个月,该巴对2018年8月份的电耗29591938(千瓦时)、总供风量329987Km³、千风电耗89.6761(千瓦时)等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高压电耗约占鼓风巴总成本的90%,因此微巴主要通过操作来强化节约高压电耗,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参见表2-10。

表2-10 南钢集团某高炉鼓风微巴数据收集表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反复的验证、修正操作方法,一系列改进措施实施后,9月全月电耗27800880(千瓦时),总供风量315042Km³,千风电耗88.2450(千瓦时),比8月下降1.4311(千瓦时),月降耗450849(千瓦时),乘上综合电价0.5527元,月降本26.28万元。

10月全月电耗27578440(千瓦时),总供风量318967Km³,千风电耗86.4617(千瓦时),比8月下降3.2143(千瓦时),月降耗1025268(千瓦时),乘上综合电价0.5527元,月降本56.66万元。

11月全月电耗27149620(千瓦时),总供风量318011Km³,千风电耗85.3732(千瓦时),比8月下降4.3029(千瓦时),月降耗1368357(千瓦时),乘上综合电价0.5527元,月降本75.63万元。

12月全月电耗27559890(千瓦时),总供风量324826Km³,千风电耗84.8451(千瓦时),比8月下降4.8310(千瓦时),月降耗1569230(千瓦时),乘上综合电价0.5527元,月降本86.73万元。

2018年9—12月,累计降耗450849+1025268+1368357+1569230=4413704(千瓦时);累计降本:4413704×0.5527=245(万元)

2019年,炼铁高炉进行了提产,微巴增加了2号机组运行数据的收集范围,包括机组的进气温度、供风压力、班中供风量、电机功率等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发现机组进气温度每波动1℃,喉部差压每波动0.5KPa,排气压力每波动10KPa,供风量每波动100m³,均会使主电机瞬时功率波动50~100Kwh。在确保机组安全运行且满足高炉高负荷生产的前提下,通过1年来的探索、改进,微巴创新出“控喉差降电耗操作法”。这一创新操作方法既能确保机组的安全运行,又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浪费,节省能降耗、降本。

2019年,微巴在2018年的基础上再降耗299万千瓦时,降本165万元。

该微巴坚持“循环改进,持续降本”,成效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