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体班组建设模式
南京大学与江苏大任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手合作,将各自的学术资源和咨询实践融合在一起,在参考了自组织、组织成熟度、知识管理等理论,以及吸纳整合日本佳能“细胞式”生产模式、京瓷“阿米巴”经营模式等国内外企业组织变革最佳实践案例的基础上,从基层建设的角度,创造性地提出了“细胞体团队”模式。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基层建设模式的瓶颈,它把基层组织看成是企业的细胞,将其激活,使基层人员在企业中真正发挥出组织基层、管理基础、能力基核、文化基因、形象基点等五项基本功能。南京地铁运营公司在企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处,果敢地采用了这一全新的模式,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不但解决了自身的难题,提升了企业前进的速度,更是在中国地铁行业大踏步前进的背景下,做出了一个好的示范。
以往国内的基层建设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螺丝钉式”、“堡垒式”和“X型”。虽然它们对企业的发展都曾起到过积极作用,而且现在每一种都仍有企业在应用,因为它们都是嵌入在“科层制”管理模式中而起作用。“科层制”是基于工业文明大规模生产而产生发展臻于成熟的。“科层制”的企业呈现出“金字塔”状,位于塔尖的是负责做出决策的领导者,位于塔身的是负责上传下达的中层管理者,位于塔基的是负责具体执行的基层人员。虽然,基层人员是企业业务的一线操作者,是企业所有政策、决定的最终执行者,企业运作、发展的千条线万条线最终都得通过基层这个根针才能穿起来,但在“科层制”的模式下,强调的是权力和信息由上而下的传递,下级必须依靠上级的首创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基层人员往往被简单的当作被动的执行者,强调的是“听从指挥、执行安排”,看重的是执行能力。所以不管是把工人看作是“螺丝钉”,或强调基层团队是一个“战斗堡垒”,还是关注基层的作业系统优化,传统的三种基层建设模式,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增强基层员工的执行力。在本质上,它们塑造的是“执行型员工”,而非“响应式员工”。
“细胞体班组”团队的目的就是要打造出具有自我学习、自我组织、自我创新特征的“响应式员工”。它是以共同目标、标准一致、互补互进为基础,发挥所有员工、团队自动自发的力量,使其具有细胞一样的活力,能适应不同工作需求,在个体最优的同时达到组织整体最优,让企业能够适应智业时代市场竞争的环境。
在细胞体班组具体的建设模式上,南京大学和大任咨询研发出了“六化模型”,所谓“六化”就是“标准化、标杆化、机制化、知识化、自主化、社会化”。其中标准化是基础,为团队的运作和管理提供规范和指导。标杆化是提升,选取表现优秀的员工和团队作为学习的对象,在团队间形成比超赶学,促进进步。机制化是增强,即在制定的标准的基础上,以选定的标杆为榜样,确定团队“应该”形成的运作机制,并积地执行它。知识化是传承,将团队在实际的工作中形成的知识转变为企业的知识资产,实现知识的共享。自主化是内化,即让外在的标准、标杆、机制和知识,内化为团队和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和价值观,真正实现自动、自发、自组织的开展工作。社会化是影响,即通过前面“五化”的创建结果对社会产生景响,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再将公众的反馈和对企期望、要求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再次开始“六化”的建设。所以这“六化”之间的关系不是割裂或平行的,它们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通过“六化”的打造,不断激活团队和成员个体的活力,使其真正成长为企业成熟的“细胞体”。
可以看出,细胞体班组是指承担组织基层、管理基础、能力基核、文化基因、形象基点的“五基”功能,具备共同目标、一致标准和互补技能三项条件以及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三大特征的基层作业单元。与传统的基层建设模式相比,细胞体班组团队行为特征也有差别,一是基于目标,而非任务;二是基于能力,而非资源;三是基于责任,而非职责;四是基于响应,而非执行。
标准化是基础,标杆化是提升,机制化是增强,知识化是传承,自主化是内化,社会化是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这是细胞体班组建设的精髓。
南京地铁是细胞体班组建设模式的践行者,通过细胞分裂、复制的方式,为南京地铁的发展壮大,培养了大量的服务领导人员,煅造了一批优秀班组长,树立了良好社会形象,取得城市地铁运营巨大成功,成为我国城市地铁运营唯一盈利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