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特点

三、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特点

“戴明奖”是日本为了纪念戴明博士而命名设立,他为日本战后统计质量控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日本业界认为,他的教诲帮助日本建立了重视质量、改进质量、崇善质量、追求质量这样一个氛围和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日本的产品质量才达到了今天这样被世界广泛认同的水平。

卓越绩效模式是美国的管理专家,在研究日本1951年设立的戴明奖模式后,系统梳理和总结美国世界500强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提炼而形成的一套成功企业标准,这套标准以“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标准”的方式进行了发布。

美国1987年最早提出“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标准(卓越绩效模式)”反映了当代先进的质量经营理念和世界级企业成功的经验,是一套引导和帮助企业实现持续改进、提升综合绩效和竞争力的系统方法,被世界公认为经营质量的国际标准。其主要特点如下。

1.四化一满意

四化即“目标指标化,指标数字化,管理模式化,模式个性化”。

一满意即相关方满意。

2.侧重三个评价

自我评价、标杆评价、对手评价。

3.结果控制变过程控制

4.将缺陷视为“美”

传统的缺陷是整人的手段,现在看待缺陷是个人改进提高的机会和制度是否存在问题的镜子。

为了区别日本的戴明奖,美国在全面总结世界级企业成功的经验基础上,以TQM理念为指导,提出了卓越绩效模式。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构筑于以下11项相互关联的核心价值观之上。

第一,远见卓识的领导;

第二,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

第三,培育学习型的组织和个人;

第四,尊重员工和合作伙伴;

第五,快速反应和灵活性;

第六,关注未来;

第七,创新的管理;

第八,基于事实的管理;

第九,社会责任与公民义务;

第十,重在结果及创造价值;

第十一,系统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