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
中国质量协会为引导企业科学、有效地开展班组建设工作,提升班组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制定了《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准则》。
该准则根据GB/T 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GB/T 29590《企业现场管理准则》提出的对组织和现场的管理要求,紧密结合班组管理的实际特点,提出了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基本理念,定义了质量信得过班组内涵,规定了建设程序要求,是企业开展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工作的主要依据。
1.什么是质量信得过班组
坚持质量第一,树立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国家质量法规、政策,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发的产品质量五不准规定(1986年4月5日发布的《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为所有生产、经销企业确保产品质量,规定了必须做到的“五条”),即:
(1)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和销售;
(2)不合格的原材料、零部件不准投料、组装;
(3)国家已明令淘汰的产品不准生产和销售;
(4)没有产品质量标准、未经质量检验机构检验的产品不准生产和销售;
(5)不准弄虚作假、以次充好、伪造商标、假冒名牌。
做好四个信得过(自己信得过、企业(检查员)信得过、用户(下道工序)信得过、国家(社会)信得过)。
班组管理基础工作扎实,原始记录、制度建设完善,严格执行部门岗位工作标谁、技术标准和各项规章制度。经常进行质量意识,质量管理知识教育和技术培训,开展岗位练兵,熟练掌握本岗位技能。生产工作现场文明、清洁,爱护和正确使用设备、设施,管理有序。开展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活动;工位器具齐全整齐,工件码放整齐,无磕碰划伤和锈蚀;工具箱内量检刃具整齐定位;工作场地整洁,走道畅通;设备维护保养好,清洁无黑、无黄袍,附件摆放整齐;人人做到设备保养的“三好(用好、管好、修好)”、“四会(会操作、会检查、会保养、会排除故障)”。积极组织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质量改进和QC小组活动。
发现质量不合格,做到“三不放过(没查清原因不放过;没订出改进措施不放过;没总结经验教训不放过)”。
严格贯彻“三按(按工艺、按图纸、按标准)”、“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做到对待不合格的“三不”原则(不接受不合格、不制造不合格、不传递不合格)。
质量“信得过”活动记录,考核记录,申报材料等原始凭证齐全、完整。考核期间无重大质量、设备、人身事故。
中国质量协会组织制定了《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准则》T/CAQ 10204—2017。主要内容如下。
2.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理念
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的核心理念是质量为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创造价值,其基本理念是:
(1)关注顾客。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的目的是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班组应始终关注顾客的需求,期望及其变化,为建设工作明确方向。
(2)诚信守诺。质量信得过班组应对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做出承诺,工作过程中诚实守信、履行诺言,不断提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信赖程度。
(3)有效学习。班组应围绕质量信得过建设目标,持续学习新理念、新工具、新技术、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班组成员素质。
(4)改进创新。质量信得过班组应基于事实,运用科学的方法,持续优化、改进、创新班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保证能力。
3.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框架图(如图5-4)
图5-4 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框架图
4.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准则详细要求(如表5-3)
(1)总则
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过程包括需求确定、建设策划、建设过程和建设成效。
(2)需求确定
①明确定位
企业应根据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班组运行所处的环境,明确班组承担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②识别顾客及其他相关方
班组应根据其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识别并确定关键顾客及其他相关方。
③识别确定关键需求
班组应采用料学的方法,全面识别、分析并确定关键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关键需求。
(3)建设策划
①确定关键改进工作
班组应依据关键需求,在对满足需求的能力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识别存在的差距,确定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改进工作(包括提升人员素质、完善基础管理等),并形成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计划。
②建立目标和测量指标
班组应根据确定的关键改进工作,建立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目标,并结合班组年度工作目标,确定相应的测量指标,定期进行监测。
(4)建设过程
①提升人员素质
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过程中,班组应通过质量文化建设等活动形式,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班组成员树立牢固的质量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依据建设目标,班组应系统识别对班组组长和班组成员的能力要求,并对其实际工作能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并落实有针对性的能力提升方案。
②完善基础管理
班组应根据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计划,完善班组基础管理工作。基础管理工作可考虑如下方面。
——产品和服务质量管理。班组能够结合所提产品和服务特点,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督检查方案、质量控制方案,并运用适宜的质量工具、方法开展质量改进提升活动。
——顾客关系管理。班组能够结合实际,通过适宜、有效的方式,主动了解顾客需求、获取顾客反馈信息,并将顾客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传递给班组成员,为班组改进提供输入,持续改善,提升顾客满意度。
——制度管理。班组能够结合管理实际,将上级组织的管理制度细化形成适合本班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提升现场的执行力。
——任务管理。班组应建立科学的工作流程,利用适宜的信息化手段,将工作任务准确、清楚、及时地分配给相关班组成员;班组能够采用适当的方法,及时准确传递工作任务相关的动态信息;对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产生的异常,能够通过相应的流程或制度,及时纠偏处理;形成班组工作现场信息清晰、可视的状态。
——绩效管理。班组能够根据工作内容和特点,完善并有效实施班组绩效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制度能激发班组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设备设施管理。班组能够依据相关设备设施管理规定,将有关工作分解到班组成员。结合班组使用设备设施持点,建立系统的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和流程。
——安全环保管理。班组能够在企业相关安全环保体系和方法的指导下,制定适合班组工作现场特点的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和流程,能够通过适当的机制,提升员工安全环保的意识,激发班组成员主动发现工作场所安全环保风险点并采取控制措施。
——现场秩序管理。班组能够运用5S、目视化等管理工具,形成清晰可视,便于工作的现场秩序。
——应急管理。班组能够采用科学的方法,全面识别工作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并依据风险的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处置措施。
③改进与创新
班组应在企业改进创新机制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开展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工作。通过建设过程,持续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升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信赖程度。
(5)建设成效
①建设目标达成情况
应依据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评价表,参见表5-3。对班组建设过程及其建设成果进行评价。
②提炼特色
班组应提炼在建设质量信得过班组过程中形成的最佳实践。
③顾客及其他相关方评价结果。
表5-3 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评价表
班组应获得在建设质量信得过班组过程中,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评价结果。
质量信得过班组由自主申报,推荐、评审组成,最后由各级质量协会发布名单,授予质量信得过班组。有效期一般为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