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种典型浪费

三、七种典型浪费

在企业管理及生产活动中,存在七种典型的浪费。

1.过量生产

生产出的产品数量超过顾客的要求,或生产出没有订单的产品,这是一种在企业中普遍存在的浪费,也是在丰田看来最大的浪费。精益管理强调“在必要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必要产品”,而由于其他理由生产出的产品,都是浪费。

2.等待

作业的过程有空档,在等待下一个作业。其原因通常有,生产计划不平衡、各工位间的作业不均衡、作业活动不当、停工待料、处理质量问题和设备故障等。

3.搬运

包括移动、放置、整理等不增加产品附加价值的运输等。

4.额外作业

作业的浪费分为两种,一种是质量标准过高造成的浪费,另一种是额外的作业过程造成的浪费。比如,抛光、去毛刺等计划内或计划外的人工修补操作等。

5.库存

过多库存或在制品(WIP)。存货不断累计、增加了成本却不会带来价值,同时,库存掩盖了质量问题(如返工、缺陷)、人力或生产计划问题,过长的交货期及供应问题等诸多管理问题。精益管理视库存为“万恶之源”,在精益管理中,几乎所有改善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减少库存有关。

6.多余动作

人员、产品或设备不能为流程增加任何价值的动作。比如,工人往返于工作区和供应区,移动不需要的设备,产品在工作区域内的移动或者操作者的多余的动作等。

7.返工返修

任何不合格品的产生和修复都是额外的时间和成本支出,造成浪费,精益管理强调“零缺陷”,控制不合格品产生的源头。

精益生产强调将过程中的浪费揭示出来,找到引起这些浪费的根本原因,并彻底地消除这些浪费。精益管理强调以“人”为本,以“简化”为手段,以“尽善尽美”为最终目标,尽量消除一切浪费;以整体优化的观点,科学、合理地组织和配置企业的生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