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组建设

一、班组建设

班组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管理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元,是企业的细胞。是激发职工活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构建和谐企业的落脚点。

班组管理坚持以落实岗位责任制为核心,以高效、安全完成各项生产(工作)任务(指标)为目标,以不断提升班组管理水平和员工队伍素质为重点,增强班组团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切实加强企业基层组织基础管理,实现员工与企业和谐发展、共同进步,为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打牢坚实的基础,推动组织又好又快发展。

1.班组定义

班组是公司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和劳动分工与协作、协同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工艺原则或不同产品划分的基本作业单位,对基层员工生活、工作、学习等进行管理的最基层组织单元。它由同工种职(员)工或性质相近、配套协作的不同工种职工组成,它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单位和管理单位。班组是企业最小组织单位,是企业至为重要的前沿阵地,也是企业安全、经营、管理等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班组不仅是完成企业生产(工作)任务的基本单位,也是锻炼人、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课堂,更是企业人才成长的摇篮。班组工作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班组成员易于接受的形式,坚持不懈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班组成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专业技能水平。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班组活动,积极引导班组成员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班组成员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大力培养和选树技能人才,努力为班组成员成长成材创造条件。

2.班组分类

根据公司生产经营特点,班组分为“生产型、辅助型、服务型、管理型、技术型”五大类班组。

(1)生产型班组。是指生产一线,直接与产品接触、直接生产产品的班组。

(2)辅助型班组。是指为产品生产提供动力、能源、工具或设备维修等支持性工作的班组。

(3)服务型班组。是指从事服务性工作的企业直接与顾客打交道的班组。也包括非服务性企业中为企业生产和工作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的班组。

(4)管理型班组。是指在企业中负责一定的业务管理,有着计划、协调、组织、指挥、控制职能的班组。

(5)技术型班组。是指为产品生产和关键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提供技术支持、负责产品研究、技术开发的班组,班组成员一般持有国家颁发的相关技术职称证书等。

3.班组建设原则

班组建设坚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统一的原则。班组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工作,通过加强班组建设夯实企业基础管理,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

坚持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统一的原则。营造员工工作、学习的良好环境,拓展员工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员工的活力,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努力为企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实现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和谐统一。

坚持积极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和班组建设的实际,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积极推进,务求实效。

坚持继承与改革创新相统一的原则。总结国内外优秀企业的优秀班组建设与管理经验,赋予新的内涵,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4.班组建设内容

班组基础建设要根据生产(工作)需要,坚持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精干高效的原则,科学合理设置班组。班组建设主要内容有“生产管理、安全环保与职业健康管理、人事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成本管理、5S管理、操作规程、学习培训与政治思想教育、标准化管理、制度管理、改进创新”等。

班组要完善和加强信息记录、标准规范、定额计量工具及职工行为养成等基础工作。加强班组基本设施建设,加大资源保障力度,努力改善员工工作、学习和休息条件,适时推进班组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班组现代化管理水平。

提高管理水平是加强班组建设的基本要求。提高班组管理水平,要从建章立制和完善生产记录等基础资料入手,以落实岗位责任制为重点,以出色完成生产任务和保证班组工作正常运转为目标,进一步增强班组执行力。

把加强管理与教育职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有机结合起来,使班组管理建立在深厚的群众基础之上,实现职工被动管理向主动参与、粗放管理向精益管理、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促进班组管理科学化。

5.班组长任务

有班组就有班组长,班组长是班组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肩负着“搞好生产、学好技术、带好队伍”三大任务。

“班组长开门七件事”指的是“安全、质量、生产、成本、人事、环境、设备”七大管理对象。

班组长第一要务是带领组员把事情做对、做好。要把事情做对、做好,就要有依据、标准。因此,班组长的首要工作就是建立作业规范、标准作业(SOP)。

各级、各类企业也都认识到了班组建设的重要性,重视对班组长进行培训、培养。班组长的根本任务就是带领大家完成生产任务,管理好班组日常事务。在企业,班组的主管部门大多的是工会,这是国企沿习下来的传统。也有部分企业考虑到班组是企业生产的基本单元,改为行政主抓,工会配合,即内部以行政管理为主,外部荣誉申报等以工会为主。社会层面的班组管理主体是全国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