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婆
2025年09月26日
黄道婆
黄道婆,元代松江乌泥泾人。少时流落崖州,从黎族人学得纺织技术,元元贞间(1295—1297年)附海舶归,教乡人纺织之法,改革纺织工具,利及一乡。死后乡人为之立祠,祀以为神。
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四载:
闽广多种木棉,纺绩为布,名曰吉贝。松江府东去五十里许,曰乌泥泾。其地土田硗瘠,民食不给,因谋树艺,以资生业,遂觅种于彼。初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子。……国初时,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做造擀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织成被褥带帨,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既就殷。未几,妪卒,莫不感恩洒泣,而共葬之。又为立祠,岁时享之。[51]
王应奎《柳南续笔》卷二:
棉有草、木二种,皆出海外。……松江府东去五十里许曰乌泥泾,地高仰不宜五谷,元至正间,偶传此种,植之于地,颇茂。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擀弹纺织之法。……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矣,而皆开自黄婆一人,是不当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与先蚕同列祀典乎?[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