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大帝(吴夲)
“保生大帝”是宋代民间名医吴夲的封号。吴夲,福建龙海县白礁村人。出身寒微,自幼聪颖过人,勤于采药、炼丹和针灸,炼就高明的医术。四处行医,治病救人,也培养了不少著名的徒弟。据说,宋仁宗的母亲患了乳疾,宫中的太医也治不好,最后请了吴夲治疗,药到病除。仁宗大喜,要他留在宫中做御医,但他坚持返回民间。他对皇上说:“我志在修真,慈悲济世,救死扶伤;荣华富贵非我所愿。”宋仁宗听了很受感动,也就没有强留。吴夲在民间行医,救活了许多病人。他去世后,乡亲们在白礁村修了个祠堂“秋龙庵”纪念他。后来宋高宗听说这位民间医生治好了老祖宗的病,便命人在秋龙庵原址上重建了一座辉煌的宫殿式庙宇,即白礁“慈济宫”。慈济宫成为“保生大帝”吴夲的祖庙。
图366 保生大帝吴夲
台湾台南
到了明代,吴夲的再传弟子又治好了永乐皇后的乳疾,永乐帝特请人雕了一尊石狮,命名“国母狮”,专程运到福建慈济宫。石狮右掌高举,上面为刻着“夲”字的印鉴。
台湾台南之兴济宫,是仿照福建白礁慈济宫建造的,主祀“保生大帝”。不仅是一座古庙,并且保存着早期“神马”的原版。画家席德进说:
图367 保生大帝吴夲
图366之主神
台湾台南
图368 保生大帝所属官将(部分)
图366之局部
台湾台南
在台南一座古庙里,我发现有几张木板刻的原版,其中有一块板特大。长四十一英寸、宽二十英寸(实际高114厘米,宽48厘米——著者),上面刻满人人马马一大幅,非常了不起,极为少见。庙里并未有拓印的,似乎已数十年未动用。……我一直想把它拓印出来,欣赏一下这幅民间木版画的真面目。……很顺利地,管理庙的老先生让我们就地印了几张。……据说这块版每四十年做一次盛大的庙会时才印一次,送给来朝拜的善男信女。画中的主神是保生大帝,有文武卫士站立两旁,下部分是三十四位众官,大概是主宰各种瘟疫病魔之神,每位骑着不同的飞禽走兽家畜,有龙、虎、狮、麒麟、象、马、牛、羊、凤、鹤、怪兽等,各种姿态生动极了。用单纯的线,熟练的刀法,结构谨严,想象力丰富,可说无懈可击,堪称巨构。
这幅木版画中的保生大帝,在清朝乾隆年间就非常灵,凡是患病的小孩大人,只要到庙来拜神求治,回去照着签上的中药处方配药吃,病就会好的。现在还存有药方的印版,以及庙门用的封条、告示。那种扁平横细直粗的老宋体字,可说是古代的美术字,造型疏密变化有生趣,舒展自由,美观大方,把中国文字透过民间艺术的感情,付于人性的魔力。[14]
这是一幅特大的“神马”。台湾供奉“保生大帝”的庙宇很多,一般的神马,高宽只有十几厘米。
图369 保生大帝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