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奶夫人(陈靖姑、临水夫人、顺懿夫人、顺天圣母)
2025年09月26日
三奶夫人(陈靖姑、临水夫人、顺懿夫人、顺天圣母)
闽俗将闾山净明派之临水陈夫人(即陈靖姑)称为陈大奶,将陈夫人所收之徒林九娘及李三娘称为林九奶、李三奶,合为三奶夫人。奉为治病、驱邪、护产、保童、消灾、度厄以济世之神灵。信奉者遍及闽台各地。
陈靖姑(陈进姑),又称“临水夫人”,传为唐或五代时福建古田县临水乡人。父亲陈昌做过户部郎中,母亲葛氏,还有一个隐居山中学道的哥哥叫陈守元。一天,陈靖姑去给哥哥送饭,在山路上见一位老妇,饿得躺在路边;为救人,陈靖姑将饭给老人吃了。原来这是一个仙人,见陈靖姑如此善良,便“授以符箓,驱使五丁”。自此以后,陈靖姑为民除害救灾。当时有蛇妖在本乡作怪,放毒害人,她持剑杀死了毒蛇。陈靖姑嫁与刘杞,怀孕数月,当地大旱,她坠胎求雨而死,年仅二十四岁。据说卒时自言:“吾死必为神,救人产难。”自后灵迹甚著。历代统治者将她封为“都天镇国显应崇福顺意大奶夫人”“顺懿夫人”“顺天圣母”。民间多称“临水夫人”。在福建、浙江、台湾等地区,建有不少的“顺懿夫人庙”“临水夫人庙”,香火甚盛。
福建民间风俗,孩子在十六岁之前,每逢正月初五,都要在手臂上绑红丝线,直到七月初七才能除下。据说这样可以得到临水夫人的保佑。临水夫人不但是助产神、护儿神,也是一位执掌生育的祈嗣神。《中国民俗通志·生养志》引《闽都别记》说:“人间子息来自上天兜率山的孩溪,此‘孩溪上接天根,下接人间,世人之胎息都由此溪之水所结。形质流至百花桥,分男女出世,自古至今无异’。百花桥坐落于古田临水宫前,由临水夫人与其手下的邹奶掌管,桥下百花盛开。这里每一朵花都是一个婴儿。于是妇女到临水宫进香,都要到桥下采几朵花回去,据说,这能使她怀孕生子。……在闽江流域,人们为祈求生育,主要祭祀临水夫人,而不是张仙。”[3](“张仙”见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