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地崇拜
2025年09月26日
一、天地崇拜
天与地,孕育了丰衍的大自然,也包含了人自身。在古人的心目中,将天地视为“天公地母”,崇拜而敬畏。
《说文解字》释“地”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1]
《释名》曰:“天,显也,在上高显也。……天,坦也,坦然高而远也。”“地,底也,其体底下,载万物也。”[2]
《荀子·天论》说: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3]
意思是说:天上的星星相随旋转,太阳和月亮交替照耀,春夏秋冬四季一个接着一个,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和化育,风雨博施于万物;万物各自得到以上现象的协调而滋生,又各自得到以上现象的营养而成长,看不见大自然的行事而看得见它的功绩,这叫做“神”。人们都知道大自然所生成的万物,却不知道生成万物的行迹和过程,这叫做“天”。
古人认为天地是有生命、有意志的神。只能顺从,不能违逆,否则会有灾祸降临。因此,便有“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说法。在过去,且不说国家祭天祭地的隆重大典,民间世俗生活中,连结婚仪式上也是先拜天地,可见其影响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