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女寺传说
山东德州的“四女寺”,是一个地名,也是一座寺院名,这一名称由来于四位孝女的传说。2014年6月,大运河与丝绸之路并肩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运河申遗成功的河段,包括南运河德州段,北起德州德城区二屯镇的第三店村北,南至四女寺,蜿蜒曲折,全长45公里。在历史上,德州交通首先仰仗于运河水运,后依赖铁路、公路,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当漕运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时,更显现出它在文化上的积淀。
汉景帝年间,安乐镇上有一对傅姓夫妇,膝下无子,育有四女。大女儿长大成人后,便和三个妹妹商量,为了侍奉父母,自己宁愿不嫁人,留在家中赡养父母。大姐的提议遭到妹妹三人异口同声的反对,他们愿意和姐姐一样不出嫁,在家中奉养双亲。大姐看她们态度坚决就想出一个主意:姐妹四人各栽一棵槐树,槐枯者嫁,槐茂则留。三个妹妹赞同。
大姐不忍心贻误妹妹青春,便偷偷地用热水浇灌三个妹妹的槐树。不料这一举动被三个妹妹发现了,于是都暗地效仿大姐,用热水浇别人的槐树。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槐树非但没死,反而更加茁壮。四姐妹疑心是天意昭示,越发坚定了留家侍亲的决心。
二十年过去了,四女依旧奉亲至孝,傅氏夫妇也年近古稀仍目明耳聪,四棵槐树也日见粗壮,郁郁葱葱。四女还在庭院里建一梵宫,朝夕焚香,日夜诵经,祈祷双亲平安长寿。
有位仙人造访安乐镇,远远望见四棵槐树亭亭如旗罗伞盖,便寻踪而至,在庄院前凝视良久,认为此必是奇树,必有奇人。十天后,左邻右舍忽然发现傅氏一家不知何时已经人去屋空。于是众说纷纭,有人说傅家积德行善,感动神灵,已修道成仙,也有人称他们超升了。此事很快传遍十里八乡,为安乐镇平添了神秘色彩,过往行人客商争相目睹傅家遗迹。天长日久,竟使安乐镇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买卖兴隆,富足一方。
世人念及四女施恩故里,就把安乐镇改为四女树。因后人建寺塑像,四槐又亭亭玉立,又改村名为四女寺,并立碑铭记以赞。明清时期,四女寺成为运河上的重要码头。[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