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增福财神
2025年09月26日
六、财神·增福财神
“财”为金钱、物资的总称。《国语·周下》:“圣人保乐而爱财,财以备器,乐以殖财。”[12]在古人的幸福观念中,“财”是生活的基础,被概括在“福”与“富”中,所以专门的“财神”出现得较晚。古代以农立国,视农业为本业。《荀子·成相》说:“务本节用财无极。”[13]说明农民的思想非常朴实厚道。年画中的“花鸟字”对联有:“父子协力山成玉,兄弟同心土变金。”强调的是劳动生产致富。财神被普遍供奉之后,民间年画为了讨个吉利,刊印了大量的敬财神、发大财的作品,诸如“黄金万两”“金玉满堂”“日进斗金”,以及想象的“摇钱树”“聚宝盆”等,极尽浮夸炫耀。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能够丰衣足食已经很不错了。实际上,将财神冠以“增福”是很贴切的。有人考证五代时后唐有“增福相公”,由此衍变而为“增福财神”。见于《三教搜神大全》:“李相公讳诡祖,兼管随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饭禄料,及在世居民每岁分定合有衣食之禄。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赠为‘神君增福相公’。”[14]很可能这个相公也就被奉为“财神”了。
若干年前,我曾问过一位山东的老农:“您信财神吗?”他摇了摇头,笑着说:“敬财神的穷人富不了,不敬财神的富人也穷不了。那些画子是过年贴在家里取热闹、讨开心的。”
一般人并不常年供奉财神,也很少专门祭祀,多是在一些相关的活动中作为陪祭之神,纸马也是小型的。杨郁生《云南甲马》记载剑川财神庙,有一副对联,为清雍正剑川知州高为阜撰。内容是:
我颇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便好?
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叫我为难!
这是一位官员替财神说的。我想,如真有财神,不一定这么说。
在过去,一般平民百姓,特别是广大农民,对于“财神”的祈求,是不同于职业商人之追求的。不仅身份、目的不同,方法和手段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