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药王与医神
人的一生,很难说不生病或是不遇到灾疫,旧时的医疗条件又差,因此,在人们的观念中,既要求医,又得求神。
治病消灾也有两种神仙,一种是名医成神,一种是“瘟司之神”。古代医药不分,各地的“药王庙”很多。所谓“药王”,多是笼统的称呼,也有以实名称“药王”的。名虽实有,但事迹虚构。兹不一一介绍,仅就见于纸马神像者择要述之。
孙思邈(581—682年),唐代著名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博涉经史百家,兼通佛典。隋文帝时征为国子博士,不就;唐太宗欲授以官职,亦不受。一生居民间,致力于研究医药,治病救人。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二书。这是现代辞书对他的介绍。然而历代民间称其为“药王”,有不少神化的故事流传。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二说:
孙思邈尝隐终南山,与宣律和尚相接,每来往互参宗旨。时大旱,西域僧请于昆明池结坛祈雨,诏有司备香灯,凡七日,缩水数尺。忽有老人夜诣宣律和尚求救,曰:“弟子昆明池龙也,无雨久,匪由弟子。胡僧利弟子脑,将为药,欺天子言祈雨,命在旦夕,乞和尚法力加护。”宣公辞曰:“贫道持律而已,可求孙先生。”老人因至思邈石室求救。孙谓曰:“我知昆明龙宫有仙方三十首,尔传与予,予将救汝。”老人曰:“此方上帝不许妄传,今急矣,故无所吝。”有顷,捧方而至。孙曰:“尔第还,无虑胡僧也。”自是湖水忽涨,数日溢岸,胡僧羞恚而死。[10]
传说孙思邈不但救了昆明池的老龙王,并且还救了泾阳水府的一条小青龙。据吕宗力、栾保群《中国民间诸神》引《列仙全传》卷五说:孙思邈“隐于太白山学道,炼气养神,求度世之术。洞晓天文推步,精究医药,务行阴德。偶见牧童伤小蛇,血出,思邈脱衣赎而救之,以药封裹放于草内”。[11]原来,这是“泾阳水府”的小龙王。后来孙思邈因出游遇到了他的家人,带入王府,俨然是一豪华的城郭。并取龙宫奇方赠送,以助济世救人。
还有的故事说,孙思邈曾为老虎看病,那就更稀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