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鬼(五瘟、五方力士)·瘟司
“瘟”即瘟疫,急性传染病的总称。有些病传染很快,也很厉害,后果严重,古时无法抗拒,遂认为是由恶鬼造成的。恶鬼有五,称“五鬼”或“五瘟”,又通称“瘟神”,被视为瘟疫的传播者。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四载:
昔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六月内,有五力士现于凌空三五丈,于身披五色袍,各执一物。一人执杓子并罐子,一人执皮袋并剑,一人执扇,一人执锤,一人执火壶。帝问太史居仁曰:“此何神?主何灾福也?”张居仁奏曰:“此是五方力士,在天上为‘五鬼’,在地为‘五瘟’,名曰‘五瘟’。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仕贵,总管中瘟史文业。如现之者,主国民有瘟疫之疾,此为天行时病也。”帝曰:“何以治之,而得免矣?”张居仁曰:“此行病者,乃天之降疾,无法而治之。”于是其年国人病死者甚众。是时帝乃立祠于六月二十七日诏封五方力士为将军。青袍力士封为显圣将军,红袍力士封为显应将军,白袍力士封为感应将军,黑袍力士封为感成将军,黄袍力士封为感威将军。隋、唐皆用五月五日祭之。后匡阜真人游至此祠,即收伏五瘟神为部将也。[15]
这是天命论者对隋朝短命所附会的一种别样解释。所谓“天命”,是把天当作神,称天神的意志为天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宣扬“王权神授”,自称是“天子”。上天无语,但是一直在审视着人间,并且干预人事,即通过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表示对人的“谴责”和“嘉奖”。以上所引的话,所谓“天之降疾,无法而治”,便是如此。这“五鬼”可以代天行事,既能“降瘟”,也能“收瘟”。
后来的民间纸马,“五鬼”多与“五兵”“阴兵”混杂,不一定专为瘟疫的传播。有的明确标出“五鬼血光”,更为明显。不论称作“五鬼”还是“五瘟”,人们祈求的是“收瘟降福”。他们已是“瘟司部众”,并且“行化王神”,手持“天符”,乘着龙船游动,大旗上写着:
收瘟归上界,
赐福与人间。
图380 瘟司
云南保山
图381 瘟司
云南腾冲
图382 五鬼
云南巍山
图383 五鬼方路
云南
图384 五鬼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