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伯雨师
旧时从事农业生产,有“靠天吃饭”的俗语。因为风和雨这两种自然现象,对人的影响很大,不仅是对生活,对农业生产也至关重要。“风调雨顺”固然很好,一旦发作起来,“狂风暴雨”就会造成灾害。古人对此不解,以为有神操纵。农民祈求“风调雨顺”,看作农业丰收的基本保证。正因如此,古代神话中出现了不少的“风伯、雨师”,可说是资格很老的神了。
汉代应劭《风俗通义》卷八:“《楚辞》说:‘后飞廉使奔属。’飞廉,风伯也。谨按:《周礼》:‘以槱燎祀风师。’风师者,箕星也。箕主簸扬,能致风气。《易》巽为长女。长者伯,故曰风伯。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养成万物,有功于人,王者祀以报功也。”又:“《春秋左氏传》说:‘共公之子,为玄冥师。郑大夫子产禳于玄冥。’雨师也。谨按:《周礼》:‘以槱燎祀雨师。’雨师者,毕星也。《诗》云:‘月离于毕,俾滂沱矣!’(小雅《渐渐之石》句)。《易·师卦》:‘师者,众也。’土中之众者莫若水,雷震百里,风亦如之。至于太山,不崇朝而遍雨天下,异于雷风,其德散大,故雨独称师也。”[41]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引:“《韩非子·十过》:‘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之上,……风伯进扫。’《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淮南子·本经训》:‘(羿)缴大风于青邱之泽。’高诱注:‘大风,风伯也,能坏人屋舍,羿于青邱之泽缴遮使不为害也。’”又:“雨师,亦称‘翳’‘屏翳’‘玄冥’。《楚辞·天问》:‘
号起雨,何以兴之?’王逸注:‘
,
翳,雨师名也。’《山海经·海外东经》:‘雨师妾在其北。’郭璞注:‘雨师谓屏翳也。’《艺文类聚》卷二引《风俗通》云:‘玄冥,雨师也。’”[42]
司风之神,除男性风伯外,还有女性的“风姨”。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说:“话说风姨闻百花仙子之言,在旁便说道:‘据仙姑说得其难其慎,断不可逆天而行。但梅乃一岁之魁,临春而放,莫不皆然,何独岭上有十月先开之异?……今月姊既有所恳,无须推托,待老身再助几阵和风,成此盛会。’”[43]这种“和风”,正是农作物所需要的。
“风伯”“雨师”一般当作神职,具体的神名很多,神话是口承文学,须分别讲述,但在造型艺术中便较难分清了。
图249 风伯雨师
北京
图250 风帛(伯)雨师
云南大理
图251 风伯
湖南涟源桥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