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行太保戴宗

神行太保戴宗

在《水浒传》中,有几段关于“甲马”的情节,虽非事实,却很生动,读者看了如真的一般。

第三十六回,宋江在加入梁山泊之前,因祸受到官府围捕。为使父亲不受连累,宋江主动投案,被发配到江州。在押解的路上路过梁山泊,梁山的英雄把他请到山寨叙别。梁山泊军师吴学究(吴用)介绍道:

兄长听禀:吴用有个至爱相识,现在江州充做两院押牢节级,姓戴,名宗,本处人称为戴院长。为他有道术,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唤他作神行太保。此人十分仗义疏财。夜来小生修下一封书在此,与兄长去,到彼时可和本人做个相识。但有甚事,可教众兄弟知道。

第三十八回,到了江州,两差人将宋江送到了牢城营内:

宋江别了差拨,出抄事房来,到点视厅上看时,见那节级掇条凳子坐在厅前,高声喝道:“那个是新配到囚徒?”牌头指着宋江道:“这个便是。”那节级便骂道:“你这黑矮杀才,倚仗谁的势要,不送常例钱来与我?”宋江道:“人情人情,在人情愿。你如何逼取人财?好小哉相!”两边看的人听了,倒捏两把汗。那人大怒,喝骂:“贼配军,安敢如此无礼,颠倒说我小哉!那兜驮的,与我背起来,且打这厮一百讯棍。”……宋江冷笑道:“我因不送得常例钱便该死时,结识梁山泊吴学究的,却该怎地?”那人听了这话,慌忙丢了手中讯棍,便问道:“你说甚么?”宋江又答道:“自说那结识军师吴学究的,你问我怎的?”那人慌了手脚,拖住宋江问道:“你正是谁?那里得这话来?”宋江笑道:“小可便是山东郓城县宋江。”那人听了大惊,连忙作揖说道:“原来兄长正是及时雨宋公明。”宋江道:“何足挂齿!”那人便道:“兄长,此间不是说话处,未敢下拜。同往城里叙怀,请兄长便行。”宋江道:“好,节级少待,容宋江锁了房门便来。”

宋江慌忙到房里取了吴用的书,自带了银两,出来锁上房门,分付牌头看管,便和那人离了牢城营内,奔入江州城里来,去一个临街酒肆中楼上坐下。那人问道:“兄长何处见吴学究来?”宋江怀中取出书来,递与那人。……说话的,那人是谁?便是吴学究所荐的江州两院押牢节级戴院长戴宗。那时故宋时金陵一路节级,都称呼“家长”;湖南一路节级,都称呼做“院长”。原来这戴院长有一等惊人的道术,但出路时,赉书飞报紧急军情事,把两个甲马拴在两只腿上,作起神行法来,一日能行五百里;把四个甲马拴在腿上,便一日能行八百里。因此人都称做神行太保戴宗。有临江仙为证:

图67 锦豹子杨林小径逢戴宗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
《忠义水浒传》插图
容与堂刊本

面阔唇方神眼突,瘦长清秀人材,皂纱巾畔翠花开。黄旗书令字,红串映宣牌。健足欲追千里马,罗衫常惹尘埃,神行太保术奇哉。程途八百里,朝去暮还来。

第三十九回:因宋江醉酒写了反诗,惹了大祸。知府修书派两院节级戴宗送往东京。戴宗行前安排李逵照顾宋江。

戴宗回到下处,换了腿絣、护膝、八答麻鞋,穿上杏黄衫,整了膊,腰里插了宣牌,换了巾帻,便袋里藏了书信盘缠,挑上两个信笼,出到城外,身边取出四个甲马,去两只腿上,每只各拴两个,口里念起神行法咒语来。怎见得神行法效验?

仿佛浑如驾雾,依稀好似腾云。如飞两脚荡红尘,越岭登山去紧。

顷刻才离乡镇,片时又过州城。金钱甲马果通神,千里如同眼近。

第四十四回:公孙胜是一个道士,道号“一清先生”,既会武术,又有道术,江湖上称作“入云龙”。他因去蓟州“探母参师”经久未还,不知信息,头领们便派戴宗赴蓟州探听他的虚实下落(戴宗在途中遇见了锦豹子杨林):

当日戴宗别了众人,次早打扮做承局,下山去了。正是:

虽为走卒,不占军班。一生常作异乡人,两腿欠他行路债。

监司出入,皂花藤杖挂宣牌;帅府行军,黄色绢旗书令字。

家居千里,日不移时;紧急军情,时不过刻。早向山东餐黍米,晚来魏府吃鹅梨。

且说戴宗自离了梁山泊,取路望蓟州来。把四个甲马拴在腿上,作起神行法来,于路只吃些素茶素食。在路行了三日,来到沂水县界,只闻人说道:“前日走了黑旋风,伤了好多人,连累了都头李云不知去向,至今无获处。”戴宗听了冷笑。当日正行之次,只见远远地转过一个人来,手里提着一根浑铁笔管枪。那人看见戴宗走得快,便立住了脚,叫一声:“神行太保!”戴宗听得,回过脸来,定睛看时,见山坡下小径边,立着一个大汉,生得头圆耳大,鼻直口方,眉秀目疏,腰细膀阔。戴宗连忙回转身来问道:“壮士素不曾拜识,如何呼唤贱名?”那汉慌忙答道:“足下果是神行太保!”撇了枪,便拜倒在地。戴宗连忙扶住答礼,问道:“足下高姓大名?”那汉道:“小弟姓杨,名林,祖贯彰德府人氏,多在绿林丛中安身,江湖上都叫小弟做锦豹子杨林,数月之前,路上酒肆里遇见公孙胜先生,同在店中吃酒相会,备说梁山泊晁、宋二公招贤纳士,如此义气,写下一封书,教小弟自来投大寨入伙,只是不敢轻易擅进。公孙先生又说:李家道口旧有朱贵开酒店在彼,招引上山入伙的人。山寨中亦有一个招贤飞报头领,唤做神行太保戴院长,日行八百里路。今见兄长行步非常,因此唤一声看,不想果是仁兄,正是天幸,无心得遇。”戴宗道:“小可特为公孙胜先生回蓟州去,杳无音信,今奉晁、宋二公将令,差遣来蓟州探听消息,寻取公孙胜还寨,不期却遇足下。”杨林道:“小弟虽是彰德府人,这蓟州管下地方州郡都走遍了。倘若不弃,就随侍兄长同去走一遭。”戴宗道:“若得足下作伴,实是万幸。寻得公孙先生见了,一同回梁山泊去不迟。”

杨林见说了,大喜,就邀住戴宗,结拜为兄。戴宗收了甲马,两个缓缓而行,到晚就投村店歇了。杨林置酒请戴宗,戴宗道:“我使神行法,不敢食荤。”两个只买些素馔相待。过了一夜,次日早起,打火吃了早饭,收拾动身。杨林便问道:“兄长使神行法走路,小弟如何走得上?只怕同行不得!”戴宗笑道:“我的神行法也带得人同走。我把两个甲马拴在你腿上,作起法来,也和我一般走得快,要行便行,要住便住。不然,你如何赶得我走?”杨林道:“只恐小弟是凡胎浊骨,比不得兄长神体。”戴宗道:“不妨,我这法,诸人都带得。作用了时,和我一般行;只是我自吃素,并无妨碍。”当时取两个甲马,替杨林缚在腿上,戴宗也只缚了两个,作用了神行法,吹口气在上面,两个轻轻地走了去,要紧要慢,都随着戴宗行。两个于路闲说些江湖上的事,虽只见缓缓而行,正不知走了多少路。

第五十三回:为了急于寻到公孙胜,由李逵陪戴宗去蓟州。李逵是个性直、刚强、粗鲁、头脑单纯的人,江湖上称为“黑旋风”。路上为了作神行法,戴宗嘱咐李逵严禁吃荤,只能吃素。但在夜里,李逵偷吃了一盘牛肉:

戴宗取四个甲马,去李逵两只腿上也缚了,分付道:“你前面酒食店里等我。”戴宗念念有词,吹口气在李逵腿上,李逵拽开脚步,浑如驾云的一般,飞也似去了。……戴宗也自拴上甲马,随后赶来。李逵不省得这法,只道和他走路一般。只听耳朵边风雨之声,两边房屋树木一似连排价倒了的,脚底下如云催雾趱。李逵怕将起来,几遍待要住脚,两条腿那里收拾得住,这脚却似有人在下面推的相似,脚不点地,只管得走去了。看见酒肉饭店,又不能够入去买吃,李逵只得叫:“爷爷,且住一住!”……看看走到红日平西,肚里又饥又渴,越不能够住脚,惊得一身臭汗,气喘做一团。戴宗从背后赶来,叫道:“李大哥,怎的不买些点心吃了去?”李逵应道:“哥哥,救我一救,饿杀铁牛也!”戴宗怀里摸出几个炊饼来自吃。李逵叫道:“我不能够住脚买吃,你与我两个充饥。”戴宗道:“兄弟,你走上来与你吃。”李逵伸着手,只隔一丈来远近,只赶不上。李逵叫道:“好哥哥,等我一等。”戴宗道:“便是今日有些跷蹊,我的两条腿也不能够住。”李逵道:“阿也!我的这鸟脚不由我半分,自这般走了去,只好把大斧砍了那下半截下来。”戴宗道:“只除是恁的般方好;不然,直走到明年正月初一日,也不能住。”李逵道:“好哥哥,休使道儿耍我,砍了腿下来,你却笑我。”戴宗道:“你敢是昨夜不依我,今日连我也走不得住,你自走去。”李逵叫道:“好爷爷,你饶我住一住!”戴宗道:“我的这法,第一不许吃荤并吃牛肉,若还吃了一块牛肉,只要走十万里方才得住。”李逵道:“却是苦也!我昨夜不合瞒着哥哥,真个偷买几斤牛肉吃了,正是怎么好!”戴宗道:“怪得今日连我的这腿也收不住,只用去天尽头走一遭了,慢慢地却得三五年,方才回得来。”李逵听罢,叫起撞天屈来。戴宗笑道:“你从今已后,只依得我一件事,我便罢得这法。”李逵道:“老爹,我今都依你便了。”戴宗道:“你如今敢再瞒着我吃荤么?”李逵道:“今后但吃时,舌头上生碗来大疔疮……”戴宗道:“既是恁的,饶你这一遍!”退后一步,把衣袖去李逵腿上只一拂,喝声:“住!”李逵却似钉住了的一般,两只脚立定地下挪移不动。……戴宗道:“我先去,你且慢慢的来。”李逵正待抬脚,那里移得动,拽也拽不起,一似生铁铸就了的。李逵大叫道:“又是苦也!晚夕怎地得去?”便叫道:“哥哥救我一救。”戴宗转回头来笑道:“你今番依我说么?”李逵道:“你是我亲爷,却是不敢违了你的言语。”戴宗道:“你今番却要依我。”便把手绾了李逵,喝声:“起!”两个轻轻地走了去。李逵道:“哥哥,可怜见铁牛,早歇了罢!”

以上,是一种称作“神行法”的道术,所想象的甲马之用,已与符箓结合,须有相应的咒语发动。在民间传说中,有“飞毛腿”之类的说法,可日行数百里。“神行法”也是如此。虽属想象,其影响很大。由此可知,纸马称“甲马”,犹如披甲的战马,也是取其快速、敏捷之意。

在南京郊县的高淳,有元夕赛龙灯的风俗;乡民们以村为单位,舞者的双腿上仍要绑一张甲马。人们相信,这样能够随龙而游,不但配合自如,并且安全。[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