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
2025年09月26日
地藏菩萨
梵文音译为“乞叉底蘖沙”,意译为“地藏”。《地藏十轮经》谓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故名。民间俗称“地藏王”或“地藏王菩萨”。
地藏为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称其受释迦牟尼佛嘱咐,在释迦既灭、弥勒未生之前,自誓必尽度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始愿成佛。关于地藏前身的身世,说法不一。其中一说即是目犍连(简称目连)。他举办“盂兰盆会”,从地狱中救出了受苦的母亲,解救了许多受苦受难的人。“目连救母”在古代中国影响很大。另一种说法,地藏出家后,于中国唐玄宗时来华,入安徽九华山,居数十年圆寂,肉身不坏,以全身入塔。九华山之月(肉)身殿,即为地藏之成道处。地藏统管冥界,其地位在十大阎罗王之上。
在地藏王的两旁,有两位协侍,一老一少,是父子俩,长者称闵公,原是当地的山主。据说闵公乐善好施,请地藏赴斋,地藏向闵公请求一袈裟大的地盘,作为栖息之所,闵公欣然答应。不料地藏将袈裟一抖,竟将全山罩住了。所以九华山成为地藏的道场;闵公父子皆出家,成为地藏的协侍。
图101 南无地藏王菩萨
江苏南通
图102 地藏王菩萨
纸马四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