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星科之神
自古以来,人们所遇到的各种事物,凡疑难不可解者往往加以推测和想象,将自然现象加以人格化,于是出现了造神的活动。较早有对日月星辰的神化。昼夜交替,夜空繁星,它们是如何运转的呢?朱越利在《道教答问》中解释星神说:“道教崇拜三光,三光指日、月、星。又崇拜木、火、土、金、水五星。这五星也称作岁、荧惑、镇、太白和辰星。《太上洞神五星诸宿日月混常经》将日月及五星神仙化。此外还将二十八宿神仙化。如说日者为太阳之精,穿黄赤衣,乘青白色的马,独行歌唱。道教特别崇奉斗星。……北斗星座中的每一颗星皆有名号:北斗第一阳明贪狼太星君、北斗第二阴精巨门元星君、北斗第三真人禄存真星君……(共北斗九星君与上中下三台星君。)有的经典说南斗六司与北斗七政分职,共理三才六合八卦九宫,总辖中外百辟官品,乃紫微和太微两极都曹。有的经典分别称东西中斗星座为东斗帝君、西斗大计帝君和中斗大魁,组成这些星座的每颗星也各有名号。《太上说中斗大魁保命妙经说》:‘东斗主算,西斗记名,北斗落死,南斗上生。中斗大魁,巍然至尊,天人受度,旷劫长存。’总之,五斗星都是保佑人长生不死,去祸得福的。道教又创造了一位星神叫斗姆,称她为‘北斗众星之母’,并奉上许多尊号,如九灵太妙白玉龟台夜光金精祖母元君、中天梵炁斗母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后、金真圣德天尊、大圆满月光王、东华慈救皇君天医大圣等。”[10]
星象在神仙世界不过是一个方面,神的名目也只能是一部分。即使如此,已经很复杂了。关于二十八宿,由星座变成神仙,也是够热闹的。
古人观察天象,仅凭着直观感觉,认为太阳围着地球转,并将太阳和月亮所经的天区,想象出一条绕行的路线,称作“黄道”。古代天文学家又把黄道上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座,成为“二十八宿”。又平均分为四组,称作“四象”,它们的名称是:
东方(青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西方(白虎):奎、娄、胄、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
北京民间纸马中有一幅《星科方位神》,以四方二十八星座为基础,也包括十二生肖在内,开列了许多星神。因为笔者不谙天文,不入教门,又未接触过推算吉凶安危的星命家,对于大多数神的名目闻所未闻,如读天书。其中有的在前文中介绍过,如太阳、太阴、紫微、红鸾、天喜、勾陈、天德、月德等,都属于这个范围。
图176 星科方位神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