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四值功曹)

太岁(四值功曹)

在一般平民的心目中,太岁是个凶神。术数家以太岁所在为凶方,禁忌掘土与建筑;民间俗说“不能在太岁头上动土”,否则会惹来大祸。道教以为岁神,俗称“太岁君”,掌理人间吉凶祸福。

朱越利在《道教答问》中说:“太岁是中国民间信仰中凶神。有的古籍认为它是岁星(木星),有的认为它是四时寒暑之神,有的认为它是十二辰之神。郑文光《中国天文学源流》指出上述说法均不正确,太岁实际是古代天文历算家为了记时的需要而假想出来的虚体。它的运行速度同于岁星,但方向相反。道教吸收太岁为值年神。按照六十甲子的顺序,共60位,各值一岁,皆为大将军,各有姓名。如甲子太岁金辨大将军,乙丑太岁陈材大将军等。”[18]

太岁轮值,每年换一个,称“值年太岁”,也称“岁君”。道教之神有一些采取了人间官员的名称。汉代郡守下有功曹史,简称“功曹”,道教也将功曹作为下级神仙中的一般神位。太岁除“值年太岁”外,还有值月的“月将”、值日的“日值”、值时的“时值”。太岁的值年、值月、值日、值时,均属于神仙的功曹,故总称为“四值功曹”。

《月令广义·岁令二》说:“太岁者,主宰一年之尊神,凡吉事勿冲之,凶事勿犯之,凡修造方向等事尤宜慎避。又如生产,最忌向太岁方坐,又忌于太岁方倾秽水及埋衣胞之类。”该书引《广异记》说:“晁良正每年常掘太岁地,忽一肉物(相传即太岁之化身),良正打之三日,送于河。其夜使人视之,三更后车马甚众,至肉所,问太岁何故受此屈辱不仇之。太岁曰:‘彼正荣盛,无奈之何。’暨明失去。”[19]

这虽是讲故事,不可真信;却也说明,太岁也有无可奈何的事。看来凶神之“凶”与吉神之“吉”,都不是绝对的。

又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太岁殷元帅》:

图189 太岁帝君

清代·浙江余杭

帅者,纣王之子也,母皇后姜氏。一日,后游宫园,见地巨人足迹,后以足践之而孕,降生帅也,肉球包裸,其时生下,被王宠爱。妃名妲己冒奏王曰:“正宫产怪。”王命弃之狭巷,牛马见而不敢践其体。王又命投之于郊,乌鸦蔽日,白鹿供乳。适金鼎化身申真人经过,但见祥云霭霭,紫气腾腾,毫光四起,真人近而视之,乃一肉球,曰:“此仙胎也。”将剑剖球得一婴儿,即抱归水帘洞,求乳母贺仙姑哺而育之,法名唫叮呶,正名唫哪吒,又缘其弃郊之故,而乳名殷郊。年将七岁,同乳母后园游玩。母曰:“汝非吾子,乃纣王子,因听信偏妃妲己之言,将汝为妖,汝母坠楼而死。”帅感泣,竟见真人,具道欲报杀母之仇。真人曰:“吾儿年幼,不可去也。”帅坚请去。真人曰:“汝果有此愿力报母,亦孝思也。但即往天妃八宝洞中取何宝物为使,方可前去。”帅往取黄钺金钟而见真人,曰:“取此何也?”答曰:“此物好诛妖昏。”是时真人口中不语,脸带微笑,意许如此,只恐年幼不能奋力,令往取兵书,训:“汝先乘海马下山收二强人为副。”帅领命,即收贙神、鸦将,带归见真人。又命再往扫帚山,收得十二强人,方可征商。帅不知强伙乃十二丧门哭鬼骷髅神,帅即往,尽戮之,悬首挂颈胸而回。真人曰:“此骨非他也,能助阵,一敲鬼哭神惊,人头昏闷,手软,不战自退。”于是指帅助武王伐纣,至牧野,率雷震等前锋显威,杀商士,前徒倒戈自戮,血流漂杵。当先赶至摘星楼上,正值妲己,元是妖雉亡国,日迷主精,夜吃人血,后见纣败,欲显圣化去,被帅威吓敛形,擒见周王,命戮。妲大挺妖容炫目,无忍杀者。帅抱忠愤孝义,不荒于色,劈斧诛之,妖散光化道黑烟而没。玉帝闻有孝义之思,又有斩妖之勇,遂召敕封地司九天游奕使、至德太岁、杀伐威权殷元帅。[20]

图190 太岁神君

江苏无锡

汉族地区的纸马太岁像多是端庄而坐,所见也不多。云南白族的甲马,有不少的太岁神像,多是带着兵器,有的骑牛驾虎,但其用途与汉族是共同的。他们认为:太岁掌人间祸福,管理土地,凡是起房盖屋、为死者掘墓叠坟,都要恭请太岁,得到批准。太岁又是“岁神”,一年的农业生产、生意买卖都要请他保佑,在各种各样的甲马祭祀中都有他的一席之地。太岁被称为“百神之统”。

图191 太岁·太岁之神

云南民间太岁甲马四幅

图192 值年太岁·当年太岁

云南民间太岁甲马六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