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消灾解冤之神

七、消灾解冤之神

人的德才有优劣之分,修养有高下之别。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和小人,正是两种人的明显征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小人之过也必文”。两种相对立的人品,在社会关系中,由于利害、得失和正邪、真伪等,搅得人事非常复杂,甚至不得安生。连孔夫子也无可奈何,感叹“小人难养”!

杨郁生《云南甲马》说:“搬弄是非,制造谣言,说长道短,流言蜚语,无中生有,捕风捉影,挑拨离间,杀人不用刀,杀人不见血,这些都是小人的专用辞。背后放冷箭是小人的特权专利。”[19]人世间的这种丑恶现象时有发生,正直善良的人防不胜防。在阴间同样如此,因为它是人间的反射。

云南民间传说有一种小鬼称作“小人子”,又叫“小人鬼”“地利鬼子”“暗地子”等。传说这种“小人子”长得很小,但非常机灵、活跃,躲藏在阴暗的角落里专说坏话、做坏事。据说他是“匹公匹母”的儿子。他同“口舌是非”“勾绞”“土箭”以及“非龙”“非虎”等在一起,非常亲密,专门捉弄、损害好人。

对这些做坏事的邪神邪鬼,当地不少民族设有专门的祭日,叫做“退口舌”“退扫小人子”等。

还有一种“解冤释结道场”,这一活动与佛教有关,有的称作“天解”。有一种纸马为“翻解冤结”,画一个正在运用法术的生角的神,将两人之间的怨仇消解。另有一种很特别的纸马,印的是《解冤经》,全是文字,讲述了“解冤释结”的大意:

解结解结解冤结,解了百千冤债孽。冤家债主两相忘,相逢相遇皆欢悦。黍米珠黄金阙,天尊金口亲演说:一国澄清乐太平。永无疾姤(垢)寅嗔痴,解散冤家尽消灭。[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