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福大神

五、五福大神

每个人都有追求,希望能得到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尽管人们的幸福观各不相同,但不外物质条件和思想意识倾向两个方面。一般地说,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在过去“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的时代,富人不知穷人饥,他们想的怎么会一样呢?人们的幸福观是各式各样的,对于理想的向往并为之奋斗,也是一种幸福。

《尚书·洪范》是西周治国的大法。共有九个方面,即所谓“洪范九畴”;其中第九畴为“五福”和“六极”,也就是五种幸福和六种不幸。原文为:

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18]

以上之“五福”和“六极”,具体的解释为:

五福(五种幸福):

一、寿——长寿。《养生经》:“三寿: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年,下寿八十。”

二、富——财物丰饶。财富,殷富,富贵,充裕。

三、康宁——健康,愉快。康乐安宁,身心舒展,精神焕发。

四、攸好德——好德行,遵行美德,“进德修业”。

五、考终命——享尽天年,年老善终,寿终正寝,自然地离开人世。

六极(六种不幸的事):

一、凶短折——早死、夭折。未乱而死为凶,未冠而死为短,未婚而死为折。

二、疾——多疾病。病魔缠身。

三、忧——忧愁,郁闷。

四、贫——贫穷,穷苦。缺衣少食,住无完舍。

五、恶——邪恶。邪念恶行,行为不端,品行恶劣。

六、弱——愚蠢而怯懦,软弱。

古人的这种幸福观,历来影响很大。民间纸马常以事物人格化。云南保山人将“五福”想象为“五福大神”。五尊神代表着五个方面,能给人带来幸福。在民间吉祥图中,有“五福捧寿”的题材,画五只蝙蝠围绕一个篆文“寿”字,其寓意也是这个意思。

图404 五福大神

云南保山

图405 福星

江苏江阴

图406 天官赐福

浙江杭州

【注释】

[1]闻一多《匡斋尺牍》第三节《芣苡》,载《神话与诗》,古籍出版社,1956年,第345、346、347页。

[2]张京华《日知录校释》,岳麓书社,2011年,第999页。

[3]见马书田《华夏诸神》“子孙娘娘”条,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第370~371页。

[4]郞瑛《七修类稿》,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第325页。

[5]顾禄《清嘉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91页。

[6]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000页。

[7]见万建中《中国民俗通志·生养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74页。

[8]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269页。

[9]吴敬梓《儒林外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第54页。

[10]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第19页。

[11]吕宗力、栾保群《中国民间诸神》,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39页。

[12]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2736页。

[13]吕宗力、栾保群《中国民间诸神》,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37页。

[14]席德进《台湾民间艺术》“版印”,台湾雄狮图书公司,1998年。

[15]《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57页。

[16]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98页。

[17]栾保群《云南神马中的煞神研究》,载《年画研究》2013年秋季号,中国戏剧出版社。

[18]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