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纸马

●彩色纸马

彩1 天地三界十方真宰(清代·河北武强)

彩2 天地三界神亭(清代·天津杨柳青)

彩3 东厨司命(双座灶君)(清末·天津杨柳青)

彩4 财神进门灶(清末·山东潍县)

彩5 定福宫(小灶王)(清末·上海、苏州一带)

彩6 姜尚在此(清代·福建漳州)

彩7 圣母图(广东佛山)

彩8 至圣宗师(天津大沽口)

彩9 鲁公输子先师(北京)

彩10 张班先师(江苏无锡)

彩11 纸马二幅(星主大帝·勾陈神将)(江苏无锡)

彩12 纸马二幅(孟婆·韦陀尊天)(江苏无锡)

彩13 纸马二幅(无神名)(江苏无锡)

彩14 文昌帝君(浙江杭州)

彩15 土地正神(江苏南通)

彩16 三代宗亲(王春溥提供)

彩17 车王(王春溥提供)

彩18 大神锭(清代·广东庵埠县)

彩19 才子寿(广东佛山)

彩1 天地三界十方真宰

清代·河北武强

通称“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俗称“天地马”。新年伊始,以此作为对所有神灵的礼仪。画面两旁竖立旗杆,有四力士护卫。中间之神分四层,自上而下为佛教释迦佛、道教玉清元始天尊、玉皇大帝、关帝圣君等,分别代表民间信仰的神灵。

彩2 天地三界神亭

清代·天津杨柳青

这是敬“天地全神”的另一种形式。民间的神仙太多了,如果都请来,反而乱糟糟。索性设一座亭阁,正中树一个金字牌位,写上“天地三界十方真宰”,华灯高悬,彩旗飘扬,富丽堂皇,更有气派。

彩3 东厨司命(双座灶君)

清末·天津杨柳青

灶君俗称“灶王”“灶王爷”,其神像称“灶马”,灶王夫妇神像则称“双座灶君”。在农耕时代,号称“民以食为天”,灶君是天帝派往各家的“一家之主”,称作“东厨司命”。本图印于清末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上附农历表。

彩4 财神进门灶

清末·山东潍县

此图为灶王与财神的合祀。上为“皂(灶)君府”,画灶君及二夫人,俗称“三头灶”。下为“财神府”,画两位福禄财神进门来赐福送财,全家欢乐。画面的两边还有八仙相助。

彩5 定福宫(小灶王)

清末·上海、苏州一带

一般的灶马篇幅较大,有的还要印上农历和二十四节气表,在北方多是贴在靠锅灶的墙上。江南的灶头结构复杂,并饰有“灶头画”,多是贴小幅的灶王。因灶王为“一家之主”,其居处多称“定福宫”“奏善堂”等。此幅下部画“五子夺魁”。

彩6 姜尚在此

清代·福建漳州

姜尚即姜太公。以其封姓又称吕尚,字子牙,号太公望。周文王访贤,遇于渭水之阳,时年已七十余。武王伐纣,尊为师尚父。为《封神演义》的中心人物,可御一切神魔鬼妖。人们借其权威,以“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为吉利。

彩7 圣母图

广东佛山

圣母通称“天上圣母”,即海神妈祖,元代封为“天后”。传说她是福建湄洲人林愿的第六女,生即哑,取名默娘。林默娘受道人点化,能云游海上,护海运有奇应,为航海者视为保护神。数百年来,其信仰流传于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和东南亚各地。

彩8 至圣宗师

天津大沽

孔子为春秋时人,创立儒家学派,对我国历代思想的影响甚大,被称为“至圣先师”。他又是我国私人办学的开启者。在旧时的纸马中,将他列入“行业祖师”之类,为私塾所敬奉,称为“至圣宗师”。陪祀者有颜回、子思、曾子、孟子。

彩9 鲁公输子先师

北京

鲁班(亦作“鲁般”),公输氏,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以木工最巧。春秋时鲁国人。曾创造攻城的云梯和磨粉的硙(石磨);又相传发明木作工具。后人奉为建筑和木工行业的祖师。

彩10 张班先师

江苏无锡

张班,传为泥水巧匠,常与鲁班合称“张鲁二班先师”。据说云南南诏国时,有一巨蟒伤人,石匠段赤城被蟒吞入肚中,他刺死了巨蟒。人们用其骨灰和泥烧成砖,准备建塔纪念。正愁着无人施工时,忽有一泥水匠张班,愿与木工鲁班合修蛇骨塔,当夜完成。待塔修好,二人已经不见了。

彩11 纸马二幅

星主大帝·勾陈神将
江苏无锡

道教之最高神为“三清”,辅佐三清的称“四御”。四御者,玉皇大帝是第一御,统管一切;第二御是紫微北极大帝,即此“星主大帝”,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经地纬和日月星辰;“勾陈神将”即勾陈大帝,居四御的第三位,主掌后宫,又主天子六军将军。

这种无锡纸马,表现富有特色。神像以面部造型为主。其制作是选用彩色纸张,先用木版印出画面,然后着重面部描绘,最后还用图章型的木戳捺印五官以及小装饰。看起来带有程式特点,却富有变化。

彩12 纸马二幅(孟婆·韦陀尊天)

江苏无锡

据说孟婆是汉朝人。幼读儒书,壮诵佛经,凡“过去之事不思,未来之事不想”,只知自己姓孟,故老称“孟婆”。八十一岁寿终,在阴间被任为幽冥小神,其职责专为转生者饮“迷魂汤”,使之忘记前生的一切事情。“韦陀尊天”是佛教天神,或称“韦天将军”。韦陀亦作韦驮,为佛教守护神之一,主领鬼神。

彩13 纸马二幅(无神名)

江苏无锡

这是一种不印神名的纸马,有男有女,行家称作“替神图”,在纸马作坊和纸马店中均有准备。因为刻印纸马不可能神灵齐全,如遇到没有的神像,便以此应急,临时填上所请的神名。所以这种神像无表现个性者。也有不印神像,只印一束花,称作“元花”,亦可填写神名或祖先名号,起“敬神如在”的作用。

无锡的这类纸马都是竖长条,使用时还要一折为三,粘成一个长筒;然后盛一碗米,竖插一双筷子,将纸马套在筷子上,变成了一个临时的牌位,供拜之后焚化。

彩14 文昌帝君

浙江杭州

彩15 土地正神

江苏南通

浙江杭州一带的纸马,在木版墨印之后,多用油纸版漏印一些红绿等色彩。这种“油纸漏版”,是用几层皮纸裱成,涂以桐油防水,根据画面需要,刻出许多漏孔,刷印不同的色彩。

江苏南通的纸马,篇幅较大,印刷之木版多是组拼。除神像之外,还要在左右附加装饰,上面加伞盖,然后在墨印的画面上,随着结构勾画一些红绿等色的线条,显得很复杂。

彩16 三代宗亲

王春溥提供

彩17 车王

王春溥提供

新年伊始,家家户户都要祭祖。有家谱和家堂轴的人家,挂起家堂轴,上面排列着各代祖先,全家人举行仪式,叩谢祖恩。没有家堂轴的人家,便买一幅单张的“三代宗亲”纸马,供奉礼拜之后焚化。

旧时的“车王”“车神”,多是官员打扮,掌管的是马车;赶车人是平民,并标有“日行千里”的吉语。现代的新纸马,有的“车神”未改,依然穿着古代的官袍,但马车不见了,换成了汽车和拖拉机。这些现代科技的产物,不知这位穿着官袍的官员见过没有?

彩18 大神锭

清代·广东庵埠

彩19 才子寿

广东佛山

敬神、酬神、祭祀祖先,都要焚烧纸钱。各地纸钱的样式很多,以模仿纸币者为常见,并虚拟出“冥国银行”之类。其币值也大得惊人,有的动辄万元、亿元。对神灵和逝者的大度,表现出对生者的宽慰。

这两幅纸钱,均出自广东,一幅是较早的“大神锭”,19×26厘米,可能是金银纸锭料的面纸,上面印有出品的字号以及“货真价实”等字样,已带有广告的意味。另一幅是“才(财)子寿”,刻印福禄寿三星,不印具体币值,有大有小,这是最小的一种(原大),广泛流行于广东、福建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