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临江仙

槐市斜街买花[1]

帽影鞭丝[2]人比玉,踏春同到郊园。与花相对试温存[3]。不知何事,尽日两无言。犹忆去年轻拗折,翠瓶清供黄昏。素琴弹罢不开门。那堪[4]重省,一处一销魂。

【注】

[1]槐市斜街: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分上、下斜街,当形成于明代,明代称西斜街,清初称槐市斜街、槐树斜街或土地庙斜街。槐市斜街是当时京城里有名的花市,每月初三、十三、二十三,京郊花乡丰台的种花人便会将花运到此处出售。清戴璐《藤阴杂记》卷七:“考《六街花事》引:丰台卖花者于每月逢三日至槐市斜街上卖,今土地庙市逢三,则槐市为今上下斜街无疑。”清查慎行《人海记·古槐》卷上:“槐树斜街即土地庙斜街,旧时古槐夹路,今每月逢三日为市集,槐亦仅有存者。”

[2]帽影鞭丝:同“鞭丝帽影”,指帽子和马鞭。借指出游,形容征途迢遥。宋陆游《齐天乐·左绵道中》词:“塞月征尘,鞭丝帽影,常把流年虚占。”

[3]温存:怜惜、抚慰、体贴。唐韩偓《寄湖南从事》诗:“莲花幕下风流客,试与温存谴逐情。”

[4]那堪:怎堪,怎能忍受。南北朝江总《杂曲》诗之三:“未眠解着同心结,欲醉那堪连理杯。”唐李端《溪行遇雨寄柳中庸》诗:“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